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把它和电子、原子核、分子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A. 分子 PM2.5 原子核 电子 B. PM2.5 分子 原子核 电子 C. 分子 原子核 PM2.5 电子 D. 分子 原子核 电子 PM2.5 2.如图所示的生活中常见的工具、物品或设施中,使用时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 ) A. 往墙上按图钉 B. 下水道的存水管 C. 用吸管吸饮料 D. 用高压锅煮饭 3.如图所示,在水平雪地上,穿着雪橇的小丽总质量为 70 kg,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质量为 50 kg,却深陷雪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丽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对雪地的压力小 B. 小明与雪地的接触面积比小丽与雪地的接触面积大 C. 小明对雪地的压强比小丽对雪地的压强大 D. 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相等,无法比较谁对雪地的压强大 4.关于下列四幅图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两张纸会向中间靠拢 B. 乙图中,列车驶过时乘客需要站在安全线以外,因为列车附近气体流速较大压强较小 C. 丙图中,塑料瓶中的水短时间内不会全部流掉的原因是受到大气压的作用 D. 丁图中,人吸气的时候管内液面上升,吹气的时候管内液面下降 5.杠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图所示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铁皮剪 B. 定滑轮 C. 起瓶器 D. 镊子 6.如图所示,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 甲图中,拉动着四轮车向前运动 B. 乙图中,用力搬石块但未搬动 C. 丙图中,背着书包水平匀速前进 D. 丁图中,举着杠铃静止不动 7.冬奥会的高山滑雪项目是一项观赏性很强的运动。如图所示,比赛选手要以 140 km/h 的速度从山坡上飞驰而下穿越各个旗门,能完成比赛全程非常不易。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越来越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 速度越来越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 速度越来越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 速度越来越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8.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 W1>W2 B. W1=W2 C. η1<η2 D. η1>η2 9.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的秤的杠杆原理,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本” 表示力,“权”“重” 表示力臂 B. 图中的C点为杠杆的支点,A点为动力作用点 C. 增大 “重” 时,应把 “权” 向远离B端的方向移动 D. “权” 小于 “重” 时,杠杆的A端一定会上扬 10.如图,同一小瓶内分别装入不同质量的水,浸没在水中后发现:小瓶在甲图中上浮,在乙图中下沉。若浸没时小瓶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 ) A. F甲>F乙 B. F甲=F乙 C. F甲<F乙 D. 无法判断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1.共享单车促进绿色出行,为低碳生活助力,如图是共享单车的实物图。某同学骑共享单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行车车把转向时,车把是省力杠杆 B. 车座面积大,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C. 上坡前用力蹬几下,是为了增大惯性 D. 用力刹车,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12.所有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知识和规律,都是经过众多科学家长期、艰苦地科学探究得来的。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发现的陈述,符合物理学发展实际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