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淮滨县滨城高中、淮滨外国语学校二模联考 高三历史试题卷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II卷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1卷(选择颗,共 48分) 一、选择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在答题卡中正确填涂。) 1.据考古发现,商朝青铜文明是由偃师-郑州二里岗-安阳殷墟一带向辽河流域、山东半岛、两湖及江西地区、晋陕之间的黄河两岸以及汉中、四川、两广等地传播;从西周文献和青铜器铭文中,可以发现西周政治模式和礼仪文化在各封国移植的情形。这说明商周时期() A.未曾受到异域文明的影响 B.区域文明发展具有独特个性 C.中原文明向周边地区扩展 D.中原地区积极吸纳区域文化 2.春秋时期,楚国贵族子重请求将申、吕故地赐予自己作为“赏田”。楚王本来已经同意,但申公巫臣劝说楚王,认为两地是征税和抵御北方的战略要地,不可轻易封赏。最终楚王拒绝了子重分封的要求。此事说明当时楚国() A.分封制度彻底崩溃 B.君主权力趋于集中 C.具有原始民主遗风 D.土地国有仍是主流 3.据记载,孙吴以前,扬州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公元318年,东晋元帝下令在扬州等地推广种麦,秋天播种,来年夏天收获,“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大”。此举() A.促进了游牧民族封建化 B.促成了北方民众的南迁 C.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提高了耕地使用的效率 4.东晋法显所著《佛国记》以精炼明畅的文笔,朴实简明的语言,生动具体地记述了当时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的地理面貌和风俗人情,是后人研究印度阿育王时代历史的珍贵资料。以下科技文化成就与《佛国记》的写成属于同一历史时期的是() A.《禹贡地域图》B.《肘后备急方》C.《齐民要术》 D.《梦溪笔谈》 5.下图是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情况图。据此分析可知() A.秦汉至魏晋庄园经济的兴起导致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 B.隋唐至宋辽金元经济重心南移提高了人均粮食占有量 C.宋辽金元至明朝赋税制度变革引起粮食总需求量增加 D.明朝至清前期人口急剧增长影响粮食总需求量的变化 6.“诚知夫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今古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由此可见,魏源认为() A.华夏与夷狄没有区别 B.西方制度比中国完善 C.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D.必须师夷长技以求富 7.中华民国建立后,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相当的行政权,而《中华民国临时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是导致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政治格局。这一政治构架() A.是仿效法国制度结果 B.使总统府和国务院对立 C.旨在防范袁世凯专权 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8.戊戌变法时期兴起学会运动,当时有强学会、农学会、算学会等。这些学会主要研究万国法律、政教理法、化学、物理、水陆军事学等内容。学会成员主要是维新人士、知识分子,一些京城官僚或地方官绅也参与其中。这说明当时() A.变法图强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B.救亡图存成为政界共识 C.戊戌变法推动学校教育转型 D.变法加速统治阶级分化 9.1963年周恩来总理接见法国前总理富尔时说:“莫斯科三国(备注:苏美英)部分禁核试验条约,你们没有签字,我们也反对。”“我们都赞成在国际上应该维护世界和平,不允许几个大国垄断世界事务。”这表明() A.中法建交共同反对美苏霸权主义 B.西方孤立中国政策宣告失败 C.中国与西方关系突破迎来新契机 D.中国已打破美苏大国核垄断 10.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结合欧洲历史发展进程,对其时期判断正确的是 A.图①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