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8582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PDF格式,含答案)

日期:2025-05-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22439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贵州省,期中,答案,格式,PDF,试卷
    安龙四中2025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 史 考生注意: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策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三1一3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夏人自西而东,商人自东而西,周人复自西而东,他们先后相交错,相覆叠,相同化,同时各把 势力所及地方的土族同化,在一千数百年间,这参伍综错的同化作用抟结成一个大民族,他们 对于异族,自觉为一整体,自称为‘诸夏’,有时也被称并自称为‘华’。”材料意在说明 A.中华文明具有多源性 B.夏商周的更迭和疆域扩展 C.华夏族与异族的对立 D.民族认同意识的逐渐形成 2.历史上的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其人格气质兼具儒者、隐士和纵横家于一身。宋朝学者却 对此并不认可,他们从给予蜀汉以正统、守仁尽道、居敬行简、复兴礼乐这四个方面,重构了诸 葛亮的形象。诸葛亮形象的重构反映出 A崇文抑武方针的实施 B.理学注重社会教化 C.士人价值取向的转变 D.社会矛盾渐趋缓和 3.1965年,山西大同发现北魏贵族司马金龙夫妇墓,墓中出 土了有详细题注的木质漆画。如图描绘了明君贤臣和孝 子烈女,技法较汉代有明显进步,风格近似于东晋顾恺之 的画风,题注字体呈现隶楷过渡特征。这表明北魏时期 A.不同文化交融发展 B.南北地区交流频繁 C.汉化改革成效显著 D.艺术风格已趋成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卷第1页(共6页)】 5426B 4.印度门阀等级制度森严,故佛学中说有一种人没有佛性;中国人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认为人 人都有佛性。佛教中有轮回之说,认为今生修行的成就可做来世修行的根基,如此历劫修行, 积渐始能成佛:中国人却说此生中可以“顿悟成佛”。这说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A动摇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B.出现了本土化特色 C.赢得了广大民众的认可 D.受到传统文化抵制 5.顺治时期,令孔子第六十五代孙袭衍圣公,继续沿用五经博士等官职;康熙时推崇程朱理学, 尊奉理学、儒术为“正学”。康雍乾三朝饮定、“御纂”的有关《诗《书》《礼》《易》《春秋》等方面 的著作有几十部之多。这些做法 A消除了满汉间的民族矛盾 B.强调了政府专制化的思想 C.强化了政府的正当合法性 D.阻碍了世俗性文化的发展 6.鸦片战争后,部分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中国战败“正由中国书生狃于不勤远略,海外事势夷情, 平日置之不讲,故一旦海舶猝来,惊若鬼神,畏如雷霆,夫是以偾败至此耳”。据此可知,这些 知识分子 A.意图发起自强求富的社会运动 B.已萌发“开眼看世界”的思想意识 C.初步形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D.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以挽救危亡 7.近年来,我国已占据全球海外游戏发行市场最大份额。许多原创国产游戏将中国传统文化嵌 人游戏的故事情节、人物和画面中。海外用户在接受中国游戏的同时,也在了解游戏中展现 的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属性。这一现象 A.表明我国数字经济已全面领先 B.健全国际人文合作机制 C.说明政府重视新质生产力发展 D.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 8.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年间,西亚北非地区出现了世界上较早的文明,先后兴起了埃及 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迦勒底人和波斯人的强大帝国,他们已经有了文字,在艺术、科学和社 会组织方面也相当进步。该地区人类早期文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地理和气候条件优越 B.地域及部落间战争的频繁 C.国家组织能力的强大 D.商贸活动和人口迁徙频繁 9.如表是“希腊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