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石室中学2024一2025学年度下期高2026届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英国学者赫伯特认为:“所谓文明就是人类集群定居在农田附近,拥有可长期居住的正式房屋、 城郭,并且有集群内部的共同守则。”这反映出文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剩余产品的出现 B.定居催生了文明 C.农业催生了文明 D.早期国家的形成 2.如图的时间轴描述了人类早期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据此,从空间角度看( 文明出现 中国 甲度 约前2070年 美洲 埃及 列化感马 西亚 的前3千纪 种植玉来、甘算 农业产生 东亚 文明时代 中国问泰猪、狗 约时3500年 种植兼、水船 西亚 的6000年前 问养棉羊、山山羊 种植小小麦、大麦 约7000年前 采集特腾 约9000年前 野蛮时代 的1万年时 300万年前 A.早期人类演进具有趋同性 B.自然环境决定文明类型 C,人类文明发展呈现多元性 D.食物物种交流比较频繁 3.古巴比伦的数学教科书中有专门论述债务利息的计算方法,化学广泛应用于仿制金银等暴利 行业,《汉谟拉比法典》中涉及最多的是关于偷盗、抢劫、高利贷、商业等方面的条文。由 此可知,古巴比伦时期() A.商业贸易繁荣 B.社会秩序十分混乱 C.科技文化发达 D.高利贷受法律保护 4.下图为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贝希斯敦山刻下的铭文,用古波斯文、新埃兰文和巴比伦文三 种文字书写,记载了其镇压政变、起义及取得王位的经过。该铭文() A,是第一手史料,能还原历史真相B.旨在传承波斯文化,促进文化交流 C.存在主观倾向,不具备史料价值D.彰显统治权威,服务巩固统治需要 5,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雅典这个昔日的“希腊的学校”,在“希腊化世界的学校”亚历山大 1/5 里亚(位于埃及)面前,确实“稍逊风骚”。在亚历山大里亚,东西地中海的学者、艺术家 都蜂拥而来,竞芳斗艳,甚至还有来自印度的佛教僧侣。这反映了当时() A.欧洲文化的一体化 B.古希腊文化地位下降 C.文化中心逐渐东移 D.欧亚非文化开始融合 6.下表是古罗马时期三种主要契约形式的出现阶段和特点。据此可知,古罗马契约形式的变化 ( 出现阶段 契约形式 特点 《十二铜表法》 “耐克逊”交易 双方到场,有公证人,对神宣誓固定术语 市民法 文书契约 双方到场,举行特定仪式,签署文书 万民法 诺成契约 无需双方到场,无需仪式,双方同意即可 A. 意在缓和公民与自由民的矛盾 B,表明古罗马法治国家的建成 C.奠定了近代西欧各国法律基础 D.顺应了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7.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发展出了耆那教和佛教。耆那教否认种姓上的差别,认为任何阶层 的人都有可能通过自我人格修养,修行成圣人。佛教则提出“众生平等”的口号,认为任何 人都可以通过修证而开悟成佛。这反映出当时印度() A.种姓制度产生B.印度教受冲击 C.社会矛盾尖锐D.民主思想萌发 8.公元988年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接受东正教洗礼,将拜占庭式基督教定为国教。13世纪, 弗拉基米尔被东正教尊为圣弗拉基米尔,成为斯拉夫人的英雄。15世纪莫斯科大公国提出 “第三罗马”理论,宣称莫斯科是东正教的中心。上述现象() A.有利于推动俄罗斯国家的统一进程 B.导致基督教会的内部出现大分裂 C.有效抵御了蒙古对基辅罗斯的征服 D.使莫斯科公国成为中央集权国家 9.“中世纪的基督教会通过资助学术研究、组织翻译古希腊罗马典籍、建立教会学校体系等方式, 不仅保存了大量古典哲学和科学著作,还为欧洲培养了许多精通文法、逻辑的学者,使得古 代知识得以在修道院和教会机构中传承。”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基督教( A.禁锢民众思想自由 B.加剧宗教派系冲突 C.推动市民阶层觉醒 D.延续文化学术传承 10.11世纪欧洲城市建立起商人行会,行会规章中包含维修保养街道、大门和城墙来促进“共 同的公用事业”等内容,如南安普顿商人行会规章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