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农业和畜牧业(距今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社会分工与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人类逐渐迈向文明时代。最初的文明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由于历史环境经济的不同,西亚、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农耕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崛起,欧亚大陆的农耕文明区域逐渐连接起来。不同地区的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汉朝与罗马帝国建立了经济和文化联系。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来自阿尔及利亚塔西利-恩-阿耶洞穴的壁画,两幅图大约绘制于5000—6000 年前,图中的人们在干嘛? 放牧 收割 农业、畜牧业的产生 人类文明的多元性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目录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农业、畜牧业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古文明的多元性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农业、畜牧业 采集 渔猎 生产力低 没有私有财产 没有阶级 食物的采集者 生产力发展 社会分工 劳动生产率提高 农业 手工业 农业 畜牧 食物的生产者 剩余产品 私有制 交换、贸易 经济发展 阶级 战争 奴隶制 (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 富人与穷人 社会分化 奴隶反抗奴隶主(最早的阶级对抗形式) 早期城市 恰塔尔·休于遗址 位于土耳其境内,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城市遗址之一 文明产生 奴隶主与奴隶 一、文明的产生:农业、畜牧业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单元导语】 思考:根据上图,分析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是什么?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 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 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 东亚: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古中国文明 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的地中海文明 思考:在地图上按先后顺序指出世界的古文明。 中纬度地区 大河流域两岸 孤立分散 海洋文明 大河文明 大河文明 大河文明 大河文明 思考:从地理位置上看早期文明有何共同特点?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西亚:古苏美尔文明、古巴比伦文明 (1)自然环境:两河流域大部地区干旱少雨,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提供充足的水源 思考:结合地图,分析为何该地区会孕育出如此繁荣的文明? 自然条件优越:水源充沛 农耕发达 交通便利: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 交通发达 二、文明的发展:古文明的多元性 1.西亚:古苏美尔文明、古巴比伦文明 (1)自然环境:两河流域大部地区干旱少雨,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提供充足的水源 材料1:“吉尔伽美什,你将漂向何方?你所追求的永生,永远无法得到,因为上帝造人之际,就让死亡与人相伴。……吉尔伽美什,穿上新衣,沐浴首身去吧。凝望挽着你手的儿女,愉悦怀中娇妻。人应关心的,唯有这些事。 ———《吉尔伽美什》 材料2:对每年洪水泛滥的恐惧,加之永远存在的外族入侵的威胁,使苏美尔人深深感到,仿佛自己正无依无靠地面对着许多无法控制的力量。美索不达米亚人的人生观带有恐惧和悲观的色彩,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不安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思考:根据材料,分析自然环境对两河流域居民产生了什么影响? 态度:恐惧悲观,重视现世生活 洪水不定期泛滥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二、文明的发展:古文明的多元性 1.西亚:古苏美尔文明、古巴比伦文明 (2)发展历程: 文明产生 苏美尔文明 出现城市国家 古巴比伦文明 汉谟拉比 统一两河流域 BC3500 BC2900 BC18世纪 BC9000 原始农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