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9559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05-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78402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4课,中古,时期,亚洲,课件,22张
  • cover
(课件网)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学习目标:了解本课涉及亚洲地区诸文明的基本概况;理清并理解各国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感悟中古时期亚洲地区的多元面貌和文明的交往。 壹 政教合———西亚 一、阿拉伯帝国(622-1258年) 1、兴起与扩张 8世纪中期 632年 622年 7世纪初 7世纪中期 创立伊斯兰教 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大规模对外扩张 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阿拉伯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横跨亚、非、欧的洲际大帝国。 ——— 比鲁尼 壹 政教合———西亚 2、鼎盛时期的统治 ———政教合一 (1)政治制度: 材料:阿拉伯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专制 统治,作为君主的哈里发,集立法、行政、 军事等大权于一身。哈里发也是伊斯兰的最 高精神领袖,直接管理麦加与麦地那这两处 圣地,具有裁决纷争的权威……在哈里发之 下,设有各部部长,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事务。 ———结合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等整理 ①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哈里发=宗教领袖+政治领袖) ②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其中以掌管财务和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 壹 政教合———西亚 2、鼎盛时期的统治 (2)经济状况: 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对外贸易发达。 巴格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材料: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美)菲利浦·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 思考:阿拉伯商人商业贸易活动范围?其从事中介贸易有何作用? ①东至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陆上和海上贸易。 ②形成以巴格达为中心的世界贸易圈,大大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 壹 政教合———西亚 2、鼎盛时期的统治———文化繁荣 (3)文化特点: 吸收被征服地区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 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古典著作,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材料:《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它把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的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成为研究阿拉伯帝国的珍贵资料。 ———《中外历史纲要(下)》 再举例 壹 政教合———西亚 2、文化繁荣 (3)文化上扮演角色 中国的造纸术、罗盘针、火药,印度的代数学、位置计算制和零的符号,都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西方的。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对西欧文化有何作用?) 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思考 壹 政教合———西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材料1:帝国政治的相对稳定,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 哈里发马门(813-833年)十分热心扶植科学文化事业。曾派著名学者向拜占庭皇帝索取希腊古典著作,……这些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以与译稿同等重量的黄金酬劳翻译者。……9世纪初兴起的“百年翻译运动”是翻译史上的伟大工程,大批阿拉伯的研究者翻译、注释了古希腊、印度和罗马的著作…… ———据朱寰主编《世界古代史》(下册)整理 原因: ①帝国政治相对稳定,交通发达,商业繁荣,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广泛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