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9592

黑龙江省绥化市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22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10338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黑龙江省,学期,答案,试题,化学,考试
  • cover
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Zn:65 Cu:64 N:14 Fe:56 单选题(共15道题,每题3分,共45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歼-20战斗机采用大量先进复合材料、石墨烯材料等,其中碳化硅材料属于传统非金属材料 B.“天宫二号”空间运行的动力源泉—太阳能电池帆板,核心材料为晶体硅 C.玻璃、水泥、光导纤维等均属于硅酸盐材料 D.城市建筑群易受酸雨腐蚀,pH<7的雨水为酸雨 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金属钠与水 ②晶体与混合搅拌 ③在中燃烧 ④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⑤酸碱中和 ⑥碳酸钙热分解 A.①③④⑤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3.一氧化碳是合成一系列基本有机化工产品和中间体的重要原料,下列有关CO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 燃烧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B.C 和 CO2 在高温下生成 CO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断裂 CO 和 CO2 中的碳氧键吸收的能量一样多 D.等质量的 C 燃烧生成 CO2 比生成 CO 放出的热量多 4.把a、b、c、d四种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a为负极;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质量减少;b、d相连,b为正极。则4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 A.a>c>b>d B.c>b>d>a C.d>a>c>b D.a>c>d>b 5.下列物质①、②、③、④、⑤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全部 6.如图为原电池装置,a为锌棒、b为碳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是正极,b是负极 B.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 C.电子从a极通过导线流向b极 D.碳棒上有气体逸出,溶液中H+浓度减小 7.部分含氮、硫元素的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各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i的浓溶液可以和b反应 B.e的浓溶液可以用来干燥c和f C.g和CO均属于汽车尾气,但可以通过催化转化生成无毒气体 D.将c和h同时通入到BaCl2溶液中会产生白色沉淀 8.炭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有碳酸钡 B.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 D.Z导管口无红棕色气体出现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kJ/mol,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B.在一定条件下将和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热量79.2kJ,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已知稀HCl溶液和稀NaOH溶液中溶液生成1molH2O的热效应,若将含0.5moH2SO4的稀溶液与含0.5mol Ba(OH)2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等于57.3kJ D.31g白磷比31g红磷能量多b kJ,P4(白磷,s)(红磷,s) 10.根据反应设计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选项中的组合能构成该原电池的是 选项 电极 电极 A 石墨 溶液 溶液 B 石墨 溶液 溶液 C 溶液 溶液 D 溶液 溶液 11.已知: ,键的键能为,中键的键能为,的结构为。则键的键能为 A. B. C. D. 12.已知反应吸热分两步进行;①放热;②吸热。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13.下列关于电化学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1所示装置可实现将设计成原电池 B.图2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负极的质量逐渐减少 C.图3所示装置可实现在铁表面镀铜 D.图4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浓度始终不变 14.我国科学家在锰基正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使低成本钠离子电池有望取代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为,利用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嵌脱过程实现充放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利用钠离子嵌脱过程实现充放电,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充电时,锰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钠离子在锰基材料上脱出 C.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 D.充电时,外电路中转移,锰基材料质量增加 15.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