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 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良渚文化遗存中出土的玉器和陶器上的动物形象,这些动物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蛋白质来源。水稻、菱角和芡实在这一地区的可食用植物遗存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由此可推知,这一地区 A.开始出现原始农业 B.稻作农业与手工业得到发展 C.彩绘陶器惊艳夺目 D.贫富分化和私有制尚未产生 2.周初统治者通过对“殷鉴不远”的反思,在文化传统上从殷人的尚“鬼”转向了周人的尚“文”,在为政理念上从殷商“率民事神”转向西周“敬德保民”,实现了中华文明“治道”理性化的重大变革。这反映出西周“治道”的核心理念是 A.慎终追远 B.重视血缘 C.注重人本 D.以孝治国 3.从中唐到北宋,经学开始由汉学向宋学转变,经学解释方法由章句训诂转为义理诠释。崇尚内圣之学的道学学派将自己的人格理想、精神境界、修身养性的追求,与《四书》的经典体系与义理诠释结合起来。这种转变反映出 A.道学学派抛弃传统儒学 B.学术远离现实政治 C.儒学社会影响不及佛道 D.道德心性渐成核心 4.1263年忽必烈始设燕京平准行用库,次年设诸路平准行用库,“主平物价,使相依准,不至低昂”。1287年元朝发行至元钞,“随路设立官库,贸易金银,平准钞法”。1308年元朝发行至大钞,再次“随路立平准行用库,买卖金银,倒换昏钞(残损纸币)。”这些举措旨在 A.调控纸钞发行量平准物价 B.加强对海内外贸易的管理 C.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联系 D.奠定统一全国的物质基础 5.清朝某位皇帝的谕旨:“令军机处行,不由内阁传钞者谓之寄信,外间谓之廷寄”,属于“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直接在军机处钤印之后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军机章京的办事之地“不许闲人窥视”。该谕旨意在 A.减轻内阁奏章票拟负担 B.提高兵部政治地位 C.打击权贵阶层架空中枢 D.建立信息保密机制 6.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本政府组建了62人的“从军记者团”,配备最新式印刷设备,用三种语言同步发稿(主要内容见下表),其共同目的在于 报道语种 报道重点 英文 强调“文明开化,正义之师” 汉文 鼓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日文 塑造“中华正溯,在我东洋” A.炫耀明治维新的成果 B.营造日本军队的正面形象 C.加速中日战争的爆发 D.运用最新技术扩大发行量 7.1925年1月,中共“四大”指出:“组织问题为吾党生存和发展之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引导工业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革命的小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以至于乡村经济中有政治觉悟的农民参加革命,实为吾党目前之最重要的责任”。这项决定 A.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增强了工农反对国民党的信心 C.适应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需要 D.有利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8.从1944年5月起,英国记者斯坦因在陕甘宁边区的采访报道稿件不断受到国民党的严格审查,其中一篇报道仅剩“周恩来称国民党······关于谈判有所进展、国共局势有所改善的声明有意误导中外民众”,以及“周恩来表示为赢得最后胜利,国共必须团结”两句内容过审。这反映出国民党 A.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B.控制了抗日根据地的言论权 C.遭遇外国记者攻击 D.迟滞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9.1950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