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1747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育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11012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南省,期中,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 cover
2025年上期育贤中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科试题 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1.考古研究表明,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遗址(距今约9000~7500年)的碳化植物遗存中,稻谷占食用植物总量的82%,而橡子、菱角等通过采集获取的野生植物资源占比17%。这最能印证(  ) A.长江流域最早进入了农业社会 B.原始农业与采集经济长期并存 C.稻作农业已取代采集渔猎活动 D.作物多样性成为农业生产特征 2.有学者认为,在政治方面,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并使用人牲;而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建立了调节人际关系的礼乐制度。这一变化表明,西周时期(  ) A.专制君主的权力出现异化 B.治国理念趋于理性 C.初步确立起儒家伦理道德 D.宗法意识日趋淡漠 3.下图分别是西周时期和秦朝时期的山东地区。图中的变化体现出(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 B.地方人口大幅增加 C.国家疆域面积逐渐扩大 D.地方割据势力消失 4.中华文明自古注重“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虽思想主张各异,但儒家“仁礼并重”、道家“道法自然”、墨家“兼爱非攻”等学说在争鸣中相互吸收;汉代以降,“儒法合流”“三教并行”成为治国理政与思想融合的典型;唐宋时期,中原农耕文明与边疆游牧文化通过互市、通婚等方式深度交融,形成“胡汉共风”的社会图景。这种“多元一体”的文化传统,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精神内核。下列史实最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精神的是(  ) A.秦朝推行“以法为教”,统一文字与度量衡 B.魏晋玄学以道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调和名教与自然 C.明清统治者厉行“海禁”,严控对外交流 D.宋代“程朱理学”确立儒家思想的绝对权威 5.中唐时期,均田制逐渐瓦解,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府兵制也因此崩溃。大量失地农民逃亡,导致户籍制度混乱,政府难以掌握人口和土地的真实情况。这可以用来研究(  ) A.唐朝军事实力的弱化 B.唐朝人口大幅减少 C.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 D.实施两税法的背景 6.两宋都城的酒楼茶肆中常见的酒,种类繁多、品种多样,且来自不同地方。宋代酒楼茶肆中常见的酒水如下表2所示,据此可知宋代(  ) 品牌 产地 湖州 六客堂 浙西仓 皇华堂、齐云清露、宜赐碧香、有美堂 浙东仓 爱咨堂 苏州 双瑞 扬州 琼花露、爱山堂 A.商业税成为国家财税收入主体 B.人民社会经济生活丰富多彩 C.经济重心南移促进商品的流通 D.市民阶层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7.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写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又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强调:“市井之利,非一人之私,乃天下之公。”由此可知,顾炎武主张(  ) A.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分权制衡 B.倡导经世致用,重视社会实践 C.批判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D.强调社会责任,重视商业利益 8.1896年大清邮政建立,开始了从官方驿站体系向官民混用的国营邮政体系转化。如图为1907—1936年邮政点数量及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期间邮政点海拔高度显著上升的趋势主要反映了(  ) A.自然灾害频繁迫使邮政设施迁至高海拔地区 B.近代交通网络扩展推动边疆地区邮政覆盖 C.列强势力渗透导致邮政系统战略重心转移 D.农业垦殖技术突破使高寒地区人口激增 9.1940年10月5日,《新华日报》刊载的《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施政纲领》提到“彻底实现民主政治,建立廉洁政府,实现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之选举制,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吸收一切抗日人民参加政府工作”。中国共产党的施政纲领表明(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正式提出 党报媒体侧重根据地廉政建设宣传 C.旨在抗日根据地政权选举制的建设 D.重视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