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山一中高2027届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以下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总分48分。 1.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是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笔国债。上海作为近代中国金融中心是推销公债的重要地区。截至1950年8月,上海广大市民和社会各阶层共计认购2996万多分,承担了预计发行数的近1/3份额,其中工商界购买占比86.35%。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城市居民经济实力雄厚 B.私营工商业改造效果显著 C.人民政权赢得民众认同 D.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明显 2.下图为1978—2018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变迁图。 (注:城乡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图中1978至1990年城乡收入比的变化反映出 A.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 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免征农业税取得成效 D.经济改革的渐次推进 3.近年来,中非合作论坛已成功举办多次峰会,2006年北京峰会确立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确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8年北京峰会确定要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2024年北京峰会上宣布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这表明我国当前 A.致力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 B.开始发展新型多边外交 C.践行了特色大国外交战略 D.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 4.考古发现古埃及第五王朝(约公元前25世纪)的官员墓室浮雕中,频繁出现意为“法老赐予永生”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明早期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则强调“凡人终有一死,唯有建不朽功业可留名”。这说明两地早期文明 A.王权合法性塑造方式存在差异 B.宗教观念受地理环境影响较大 C.埃及更注重现世物质生活保障 D.苏美尔已形成理性主义生死观 5.有学者指出“西欧始终没有建立起一个政治统一、法律划一的集权国家。大小封建主各自割据独立,各封建主都是拥有行政司法职能的独立实体,城市援引此例,就像在某一领地取得特恩权一样。这样的城市既不会出现在东方,也不会出现在罗马帝国时期。”据此推断,该学者旨在说明中世纪欧洲 A.封建领主是推动城市兴起的主要力量B.城市自治应得益于王权的削弱 C.政治传统对城市自治产生过积极影响D.城市发展较东方呈现不同轨迹 6.日本学者坂本太郎在《日本史》一书中将日本历史划分为以下阶段:古代前期(前3世纪—7世纪初)、古代后期(7世纪初—12世纪末)、中世时期(12世纪末—16世纪末)、近世时期(17世纪初—19世纪中叶)、近代时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从该书中摘录的下列内容要点,符合“近世时期”日本社会状况的是 A.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 B.幕府政治伴随着庄园制的形成与武士阶层的崛起而出现 C.幕府的“锁国政策”在维护国内稳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D.政府在西方制度移植与本国传统文化保留之间寻求平衡 7.根据统计,从1559年到1620年,英国占有40座庄园以上的土地显贵由原来的39家锐减至19家。1600年时,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不仅入不敷出,甚至濒临破产。到都铎王朝(1485~1603)末期,由旧贵族组成的上层结构似乎已接近解体的边缘。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大量美洲金银的涌入 B.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 C.西欧社会结构的变动 D.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动 8.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则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启蒙思想家的分歧在于 A.构建社会的方案 B.是否反对君主专制 C.要不要追求理性 D.阶级立场的不同 9.下图为创作于1806年的英国时事漫画《法国姜饼大师》,图中拿破仑被描绘成烤制姜饼的厨师,正把欧洲各国的君主送进烤炉,而炉底下涌出来的是被烧成炭灰的欧洲各国。该漫画反映了 A.拿破仑开始建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