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2637

第二单元 第二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文化与对外交流(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日期:2025-05-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173122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中国,复习,一轮,统编,历史
    第二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文化与对外交流 理纲要 记要点 1.秦汉时期,铁犁牛耕与精耕细作的模式进一步完善。 2.秦汉时期,赋役除田赋外,还有人头税、徭役等。 3.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 4.丝绸之路是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古代东西方的重要商路。 整合教材———融通必修与选必修 1.秦汉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农业 ①秦国修建的都江堰、西汉修建的龙首渠等,体现了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 ②东汉末期已出现翻车,三国时期   对其进行革新【选择性必修2·P4、P20】 手工业 汉朝的画像石中出现了人们使用纺车纺纱的场景。当时,人们使用提花机织出精美的丝织品【选择性必修2·P21】 货币 ①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      ,后世长期沿用。 ②汉武帝:开始铸造“五铢”铜钱,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选择性必修1·P87、88】 赋役制度 ①田赋:秦朝税率极高;汉初税率大大降低。 ②人头税:秦朝有口赋或户赋;汉代按不同年龄,征收口赋和算赋,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加倍。 ③财产税:(汉代)车船税、商人“算缗钱”、财产“税民资”、牲畜税等。 ④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选择性必修1·P93】 户籍制度 ①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 ②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形成了封建国家的“    ———【选择性必修1·P99】 社会救济 汉朝设常平仓制度,调节粮价【选择性必修1·P102】 2.秦汉时期的交通和对外交往 (1)水陆交通 【选择性必修2·P69—71】 秦朝 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构成了以  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开凿连接湘水和离水的灵渠 汉代 海上丝绸之路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 (2)对外交往 ①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 ②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汉委(倭)奴国王”金印。 【选择性必修1·P66】 ③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 ④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在汉字基础上,朝鲜创造出谚文,日本创造出假名,越南创造出喃字。 【选择性必修3·P10】 3.两汉的思想文化 思想 大一统 尊崇儒术,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文学 汉赋 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乐府诗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五言诗 东汉民间流行,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 数学 《九章算术》 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医学 《黄帝内经》 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奠定了     的基础 《神农本草经》 成书于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华佗 创制麻醉药“麻沸散”、健身方法“五禽戏”【选择性必修2·P84】 张仲景 提出辨证施治原则,《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选择性必修2·P84】 四大发明 造纸术 105年,东汉   改进造纸术;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拓展教材———丰富历史的理解和储备 |概|念|阐|释| 1.黄老之学:黄帝之学与老子之学的合称。其认为“贵清静而民自定”,主张君主治国应轻徭薄赋,勿夺农时,无为而治。黄老思想是汉初治国的指导思想,为汉初经济发展,“文景之治”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后来黄老思想由经世之学蜕变为“自然长生之道”,与神仙长生、鬼神祭祀等方术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原始道教。 2.编户齐民:齐,即平,齐民就是平民。户籍制度规定,凡是政府控制的户口,不论贫富贵贱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载入户籍。这种户籍制度,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3.庄园经济:在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基础上,以人身强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形态,以严密的生产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