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保护 一.材料题(共12小题) 1.(2022 邵阳)随着全球联系的加强,工业化的推进,生态问题日益成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旧大陆之间的接触与联系使得新的生物物种相互流传,特别是起源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等,不仅改变了各洲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加。与此同时,旧大陆食草的马、牛、羊等动物来到气候适宜、水草丰足的新大陆,其繁殖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土地能提供的牧养量,地表植被因而被逐渐破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摘自《从生态环境视角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旧大陆之间的接触与联系”始于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如图为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乘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的场景。汽船在河中冒着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也使河水变得污浊不堪。 ﹣﹣摘编自部编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①列举“机器时代”交通工具方面的发明成果(至少两例)。 ②指出工业化为人类带来的“欢欣”和“痛苦”。 材料三 全球治理环境问题情况 …… 2000年以来,法国巴黎一个高科技的垃圾焚烧站,焚烧已经过分检的垃圾,用其发电输往国家电网。 2009年,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来自193个国家的代表更新了《京都议定书》的内容,规定了更严格的温室气体排放限制。 2015年,中国专门设立200亿元人民币的气候变化合作基金,协助其他发展中国家一起应对气候变化。 2018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3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8.3%。 …… ———摘编自《人民网》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 2.(2022 贵阳)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时间 内容 18世纪以来 西方社会在“自然是供人类索取和利用的资源”的自然现象影响下,毫无节制地开发资源,无所顾忌地排放废弃物。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 西方国家开始确立重视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并协调发展的现代观念。 1972年6月 联合国发布《人类环境宣言》,第一次呼吁全人类要对自身的生存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对环境的认真治理。 1992年6月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就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共商对策,探求协调今后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整理自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中华先民得益于自然环境和广大宇宙的善意滋养,生成天人合一的思维观念。庄子主张“与天为一”“人与天一”,明代王阳明提出“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可见,天人合一思想是各家各派共同的理论基础与思维取向。习近平在2021年“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宣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足见其对天人合一生态智慧的自然继承。 ———整理自刁生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传承与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地球面临哪些生态问题(至少两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些生态问题的历史根源。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社会自然观的变化。并归纳联合国为保护生态环境所作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三,说出中华先民在对待自然环境方面的态度,请你为保护我们共同的生态环境提一条身体力行的建议。 3.(2025 沙坪坝区一模)自从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格局的演变会深刻影响到中国的命运和前途。某班同学以“世界格局与中国”为主题设计了下列探究活动。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