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3010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5-05-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35188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中学校
  • cover
2024-2025 学年度九年级模拟考试试题 历史 第 1 卷 (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 (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证据。下列考古发现中,能证实中国有“百 万年的人类史”的是 A.云南元谋发掘的门齿化石 B.北京周口店发现的用火遗迹 C.陕西半坡出土的磨制石器 D.浙江余姚发现大量水稻遗存 2.图 1 所示文物是秦“右丞相印”封泥,封泥上的字样,来自秦朝最高行政长 官的官印。当时盖有这枚封泥的重要文件,将直接呈送皇帝批阅。这枚封泥 A.所属时代是公元 3 世纪 B.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见证 C.让人感受到隶书的魅力 D.标志着地方行政管理的开始 3.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多次出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 昌明的盛世局面。作为其中的代表,“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 现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A.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科举制度的完善 C.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D.民本思想的践行 4.图 2 是小明同学复习完中国古代某一地区边疆管理专题后绘制的思维导图.其 中,“ ”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澎湖巡检司 B.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C.北庭都元帅府 D.驻藏大臣 1 5.他呕心沥血、笔耕十载写就的辉煌巨著,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叙各国史地, 成为当时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开山之作,激励着国人“师夷长技以制夷”。这 里的“他”及其“巨著”分别是指 A.魏源《海国图志》 B.洪仁《资政新篇》 C.严复《天演论》 D.陈天华《警世钟》 6.孙中山在 1894 年兴中会成立时, 曾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912 年,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出“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 人”;1923 年,在《中国国民党宣言》中又提出“团结国内各民族,完成一 大中华民族”。孙中山思想的转变 A.标志着民主观念开始在中国传播 B.缘于人民群众对革命的积极支持 C.说明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已经完成 D.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7.红色经典美术作品依托丰富的历史题材,运用绘画等形式生动地再现了建党 百年的辉煌历程。下列美术作品现的党史故事中,发生在四川的是 8.浙江某工业学校自 1911 年开办以来, 以染织为主科,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染 织技术、机械设计等领域的急需人才,为中国染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 献。该学校的开办 A.彻底解决民族工业面临的困境 B.使近代纺织业实现完全自主 C.开启近代中国工业教育的先河 D.顺应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 9.彭德怀曾说: “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 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所说的“它” A.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B.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C.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10.1949-2002 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高频词汇统计 (部分) 时期 高频词汇 1949-1953 年 人民、建设 1954-1966 年 人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发展 1967-1978 年 阶级、革命 1979-2002 年 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发展 --据村田忠禧《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整理 表 1 据表 1 可知 A.从 1949 年起, 中国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B.1954 年至 1978 年,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C.1979 年,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D.元旦社论决定了一定时期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 11.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共产党在与邻相处的外交实践中,传承并发展了“亲仁 善邻”的外交智慧。下列外交活动中,最能体现这一智慧的是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2.“米诺斯”一词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克里特国王米诺斯。一直以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