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模拟练习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考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 清楚,并用 2B 铅笔正确地填涂考号。 2.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 整、笔迹清楚;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是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 金沙遗址出土的“十节青玉琮”,具有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典型特征,由此可知( ) 十节青玉琮 A. 五千多年前长江上游已出现早期国家 B. 黄河、长江等流域早期文明各具特色 C. 远古时期中华南北方的文化交流活跃 D. 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2. 西汉武帝时期,不仅在西南夷地区初步建立起郡县行政体系,还派蜀人司马相如安抚蜀民,增强蜀地民 众对国家的认同感。这些措施有利于( ) A. 休养生息政策推行 B. “推恩令”的实施 C. 大一统王朝巩固 D. 光武中兴局面到来 3. 归纳总结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下面学习笔记归纳的学习主题是( ) ·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第 1页/共 9页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鉴真东渡、玄西行 A.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和发展 4. 《元史·地理志》中记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为更有效管理幅员辽阔的疆域,元朝创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三省六部 D. 行省制 5. 1405 年开始,明成祖派船队出使西洋,提高了明朝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威望,同时推动了中外贸易发展。 率领该船队出海的是( ) A. 郑和 B. 戚继光 C. 郑成功 D. 林则徐 6. 1895 年,台北市民鸣锣罢市,集会抗议割台,阻止饷银运出,一批台湾爱国官绅纷纷上书清政府,反对 割台。引发上述事件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7. 陈独秀对朋友们说:“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为此,他采取 的行动是( ) A. 创办《时务报》 B. 创办《青年杂志》 C. 发表《狂人日记》 D. 发表《庶民的胜利》 8. “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了猪羊出呀了门,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这首诞生 于 1943 年春节期间延安的《拥军花鼓》,反映了( ) A. 正面战场获得巨大胜利 B. 抗日根据地军民团结一心 C. 各条战线欢庆抗战胜利 D. 解放区土地改革深得民心 9.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共 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主要是( ) A. 团结合作 B. 艰苦奋斗 C. 实事求是 D. 助人为乐 10.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 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主要是因为,周恩来在这次会议态上提出了( ) A. 互相尊重主权原则 B. 求同存异方针 C. 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D. 平等互利原则 11. 思维导图是发散历史思维、整合学习内容的高效方法。下面思维导图中,①处应该填写( ) 第 2页/共 9页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查士丁尼法典》 D. 《王位继承法》 12. 中世纪时,大多数欧洲人认为,地是平的,还有四个角。15 世纪时这一观念才得以转变,主要是因为 ( ) A. 欧洲大学兴起 B. 文艺复兴运动 C. 新航路的开辟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13. 下面时间轴呈现了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