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 A.“浮夸风”现象 B.“共产风”现象 C.阶级斗争为纲 D.“两个凡是”的方针 2.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这一“转折点”出现在( ) A.1949年 B.1956年 C.1978年 D.1992年 3.1978年11月,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书。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万隆会议 C.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思想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6.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功后,“包”字进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纷纷搞起承包,人们相信“一包就灵”。这反映了( ) A.农村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城市经济 B.农村改革的成功推动了城市改革 C.对外开放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D.“包干到户”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7.1985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这场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扩大企业自主权 D.实行对外开放 8.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以致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 针对这种情况,国有企业改革从哪里开始( ) A.政企分开 B.实行多种经营 C.实行按劳分配 D.扩大企业自主权 9.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10.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改革不仅是一场破除旧体制的深刻革命,而且是一项建设新经济体系的宏大工程。这个体系主要是由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和主要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的宏观管理体系三者组成。下列与“新经济体系”内涵相近的是(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1980年,我国在广东建立的经济特区有(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汕头 ④厦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金银纪念币。深圳经济特区特殊在( ) A.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B.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C.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 D.实行特别的外交政策 13.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曾经说过“特区是个窗口”。对“窗口”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技术的窗口 ②管理的窗口 ③知识的窗口 ④对外开放的窗口 ⑤弘扬民族文化的窗口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14.观察下侧柱状图,推动深圳市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地理环境优越 B.“一国两制”的实施 C.浦东新区的带动 D.经济特区的建立 15.1980年经济特区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在2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