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49中学八学年数学学科期中学情反馈 出题人:zxm审题人:zm 教师寄语:同学们,愿你们在考场上沉着从容,笔尖生挥!用平日积累的智慧攻克每道难题,以自信的姿 态书写佳绩.相信自己,放手一搏,期待你们交出满意答卷!加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3分,满分30分) 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x2-2x+3 B.x2=-4 C.x2+y2=5 D.+x=2 2.由下列线段a,b,c可以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a=1,b=2,c=3 B.a=b=1,c=3 C.a=2,b=3,c=4 D.a=l,b=5,c=2 3.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中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如图所示, 则正方形A的边长为() A.√6 B.6 C.45 D.√22 第3题图 4.相邻两边长分别为2和3的平行四边形,若边长保持不变,在改变其内角大小的变化过程中,这个平行 四边形可以变为() A.矩形或菱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5.如图,在△ABC中,D,E,F分别是AB,BC,AC上的点,且DE∥AC, EF∥AB,DF∥BC,则图中平行四边形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2:3,则∠D等于() 第5题图 A.36° B.60 C.72 D.108 7.端午节当天,某班每名同学向全班其他同学各送一份小礼品,全班共送1560份小礼品,如果全班有x 名同学,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A.x(x+1)F1560B.x-1F1560 C.xx-1=1560×2D.2x(x+1)=1560 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M是AD上动点,点N是CD上一定点, 点E,F分别是BM,NM的中点,当点M从点A向点D移动时,下 列结论正确的是() A.线段EF的长度逐渐减小 B.线段EF的长度逐渐增大 第8题图 C.线段EF的长度不改变 D.线段EF的长度不能确定 9.定义运算:m※n=mm2-mn-1.例如:4※2=4×22-4×2-1=7.则方程1※x=0的根的情况为() A.无实数根 B.只有一个实数根 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0.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以点B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 分别交BC,BD于点E,F,再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号EF长为半径 B 画弧交于点P,作射线BP,过点C作BP的垂线分别交BD,AD于点M, E 第10题图 N,则CN的长为() A.√1o B.25 C.4 D.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3分,满分30分) 11.己知x=1是方程x2+x+a=0的一个根,则a的值是 12.在Rt△ABC中,∠ACB=90°,AB=13,BC=12,则AC= 13.在菱形ABCD中,若∠A+∠C=100°,则∠B=度. 14.如图,在Rt△ABC中,∠ACB=90°,∠A=40°,D为AB的中点, 第14题图 连接CD,则∠BCD= 度. 15.已知菱形边长是5cm,若一条对角线长8cm,则另一条对角线长 为 -2 -10 】2 cm. 第16题图 16.如图,数轴上的点A所表示的数为x,则x的值为 17.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第三边是方程x2-6x+8=0的解,则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18.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中,点M为对角线BD上一动点, ME⊥BC于E,MF⊥CD于F,连接EF,则EF的最小值为 第18题图 19.已知矩形纸片ABCD,AB=4cm,AD=8cm,将矩形纸片折叠,使B,D两点重合,折痕与矩形的一边交 于点P,则A,P两点间的距离为 cm. 20.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BC,CD上的动点(不与点B,C,D重合),且∠EAF=45°, AE,AF与对角线BD分别相交于点G,H,连接EF,则下列结论: ①∠CEF=2∠DAF: ②EF=BG+DH: 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6,则△ECF的周长为8: ④若BG=3,GH=5,则AH=2V10. E 其中正确的序号为 第20题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