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江苏省徐州市2025年中考物理核心考点练习卷 一、细心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电与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C.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2.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B.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D.以上说法都正确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B.夏天,湿衣服变干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秋天,早晨的雾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5.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 B.岸边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C.用放大镜看地图 D.阳光下人的影子 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B.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5m/s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D.家用空调的功率约为100W 7.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实验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学们分析论证后认为甲方案更为合理 B.乙方案中,两托盘里所加砝码质量相同时,小车将保持平衡状态 C.乙方案中,要验证不在同一直线的力是否平衡,应直接推动小车,观察小车的情况 D.丙方案中,用剪刀将小卡片剪成两半,是为了验证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8.下列实例可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 A.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随梳子飘起 B.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C.树叶被“吸”向高速行驶的列车 D.“拔火罐”的过程中,罐体紧紧“吸”在人体皮肤上 9.如图甲所示为小阳设计的燃气泄漏检测电路,其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气敏电阻,R的阻值随燃气浓度β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后,当发生燃气泄漏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D.电路消耗电能变慢 10.如图所示,R0是一个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R是电阻箱(已调至合适阻值),它们和电磁继电器组成智能电路来控制路灯。白天灯熄,夜晚灯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天流过R0的电流较小 B.给路灯供电的电源应接在“b、c”两端 C.电源电压U减小后,傍晚时路灯会比原来早一些亮 D.要让路灯在天更暗的时候才发光,应将电阻R调大些 二、认真填空(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1.小军和妈妈一起买菜时看到卖菜的老板常喷一些水雾来保鲜蔬菜和水果,原来是利用水雾在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过程中 热量,使蔬菜和水果内的分子运动速度减慢,来达到保鲜的目的。 12.手擀面象征着陕西人的踏实与韧劲,淳朴与巧道。如图,是一位师傅正在制作手擀面。他用力不停的推、拉、擀,面皮越来越薄,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煮熟的面条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 。 13.图甲为一超声波测量仪器,图乙是其使用说明书,其中s1=20c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2.00。声速为340 m/s,则s2= cm。 14.把两块圆形磁铁分别吸在干电池的正、负极上,使两个磁铁的N极都向外,这样就制成一个简单的“电车”,将“电车”放在水平桌面的锡箔纸上,如图所示,“电车”就会在锡箔纸表面上滚动。“电车”能滚动的原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