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4066

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件(35张PPT)

日期:2025-05-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96936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纲要,10课,影响,世界,工业革命,课件
  • cover
(课件网) 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美等地相继发生两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凸显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斗争有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无产阶级革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原理及世界意义。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明晰概念:何谓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至少具有双重意义。它是普通意义上的革命,包括肉眼可见的一系列短时段变革。它也是一个渐进的、不露声色的、往往难以辨认的长时段过程。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经济和资本主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期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初 英国 德、美、英、法、俄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空坐标: 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 专题框架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原理及世界意义。 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三、两次工业革命 的影响 (一)兴起 (二)条件 (三)进程与成就(四)扩展 1.时间 2.条件 3.成就 4.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生产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各行业的变化) 2.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手工工场→工厂→垄断组织 3.政治制度/国家治理 4.社会结构(阶级结构)/社会生活(城市化)/社会问题/社会观念 5.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 6.世界经济体系 \世界格局 工业革命 世界近代史 激化阶级矛盾 激化供销矛盾 激化国家矛盾 强国与弱国矛盾 强国与强国矛盾 社会主义运动 十月革命和苏俄建设 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殖民侵略和殖民反抗 世界大战 工业革命 (世界殖民体系)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兴起: (二)条件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B 政治保障: 经济优势 市场广阔: 资金雄厚: 科技条件 “光荣革命”后资本主义代议制确立,国内政局稳定,政府鼓励经济发展。 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农业为工业提供有利条件 圈地运动—国内市场;殖民扩张—海外市场 17世纪中期英国是欧洲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科学家热心于生产技术改进 殖民扩张推动资本原始积累 自由劳动力丰富: 经济发展: 圈地运动 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工场无法满足需要,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 核心动因: 手工工场的发展促进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二)条件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三)进程和主要成就 标志: 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纺织 纺纱 织布 飞梭 珍妮纺纱机 (细而易断) 水力纺纱机 (粗而结实) 骡机 (细而结实) 水力织布机 (地理限制) 瓦特改良蒸汽机 (蒸汽时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