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4068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297493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0课,影响,世界,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 cover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重视核心素养的涵育,在教学中,依托教材内容,涵育核心素养应成为我们日常教学的努力方向。在把握教材的基本体例和结构,分析教材各部分功能的基础上,从学生学习历史的角度,以发展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为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引领师生共同探究,则是我们实现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 二、教科书内容分析 本课讲述的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嬗变为工业文明的里程碑。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工业革命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工人运动由此兴起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本课教材包括工业革命的背景、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革命的影响三个子目内容。遵循历史发展的线索和时空观念勾勒出工业革命的来龙去脉及其时代面貌。其中两次工业革命被作为一个整体来阐述,表述为工业革命的两个阶段。工业革命的背景和进程在初中历史中都有较详细的介绍,在教学中可以相对简要地回顾和梳理。 工业革命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它既呼应本课标题———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又下承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教科书从工业对生产力、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社会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等方面的重大影响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在课堂上应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这些影响。 三、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工业革命这一重要史事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为了避免与初中课程学习的雷同和重复,本教学设计借助工业革命的典型之物,以新的视角展开对工业革命的观察和探讨。同时,高中生相比初中生,在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因而基于高中生更高的能力基础和素养要求,结合教材内容,本课教学将主要聚焦于唯物史观素养的涵育:不仅要了解工业革命的史实,同时要能够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理解和探究工业革命这一重要史事。 四、教学目标 梳理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发轫。分析棉和煤在推动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理解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进程。 通过史料研读,关注人、物互动,了解工业革命的时代面貌,分析阐述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通过探讨哪些力量塑造了工业革命时代,理解物质力量、人的力量对时代的塑造和推动,理解唯物主义关于历史是合力作用的基本观点。 运用唯物史观辩证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渐进性。反思工业革命的历史价值和时代困境,思考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价值。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难点 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六、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涉及的史事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学习要求是: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的涵育指向。综合考量课标、教材、学情、学术动态等方面因素,确立本课以“以物载史,涵育素养”为课魂,教学凸显素养立意,借助棉、煤等工业革命的典型之物,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穿越时空,神入历史。 本课围绕“白与黑———工业革命双原色”展开,明线的黑白二色对应煤和棉这两种工业革命时代极具典型意义的物质,暗线的黑白二色指向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消极和积极影响,以黑白二色为线索串连起工业革命的背景、经过以及影响。努力达成“涵育唯物史观”这一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