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4074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下册 9.2.2用坐标表示平移 第2课时 教案

日期:2025-05-2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2481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2024,数学,七年级,下册,9.2.2
  • cover
9.2.2用坐标表示平移 第2课时   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平面图形进行平移,会根据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来判定图形的平移过程.   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   利用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解决问题. 知识回顾   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 新知探究 一、探究新知   【思考】如图,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4,3),B(3,1),C(1,2).   (1)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1,B1,C1,依次连接A1,B1,C1各点,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有什么关系?   (2)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2,B2,C2,依次连接A2,B2,C2各点,所得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有什么关系?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小组交流.   教师提问: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6,纵坐标不变,得到的点A1,B1,C1的坐标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A1(-2,3),B1(-3,1),C1(-5,2).   教师追问:依次连接A1,B1,C1各点,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独立作图,小组交流并派代表回答: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三角形A1B1C1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   教师提问: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按照上述过程探究,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得到A2(4,-2),B1(3,-4),C1(1,-3).   通过作图,可以发现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三角形A2B2C2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   【归纳】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可以看作把原图形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得到;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可以看作把原图形向上(或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得到.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活动探究的形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作图探究,让学生理解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引起的图形的位置变化规律. 二、典例分析   【例题】如图,在三角形ABC中,任意一点P(a,b)经平移后的对应点为P1(a-2,b+4),将三角形ABC作同样的平移得到三角形A1B1C1.求点A1,B1,C1的坐标.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答案】解:∵点P(a,b)经平移后对应点为P1(a-2,b+4),   ∴点P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1.   由图知A(5,2),B(-3,-2),C(6,-4),   ∴点A1,B1,C1 的坐标分别为(3,6),(-5,2),(4,0).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讲解与练习,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 课堂小结 课后任务   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第3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