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4712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14407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2025届,九年级
  • cover
试卷类型:A 2025年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文物,是中华文明的承载。 1. 玉琮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的礼器。下列出土文物玉琮共同反映了( ) 浙江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 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琮 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琮 A.生产工具发生变化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旧石器时代的成就 D.早期国家已经出现 2. 下图是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出土的青铜器曾侯乙墓尊盘,尊盘上盘踞着上百只蜷曲的怪兽。中国历史通俗读物《文物三字经》书中用“战国墓,曾侯乙,失蜡法,细如坐”这十二字赞美曾侯乙墓尊盘。据此可知,战国时( ) A.青铜铸造工艺高超 B.湖北地区手工业发达 C.分封制已开始瓦解 D.社会出现了贫富分化 3.下面是李华同学收集到的关于某一文化典籍的两则书评,据此判断这一文化典籍是( ) 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 ———蔡元培 这本史诗般的巨著中出现了400多个人物,以一个贵族家庭中的两个分支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充满人文主义精神。 ———2014年英国《每日电讯报》 A.《水浒传》 B.《三国志通俗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4.下列诗句或联语与历史人物及事件的关联中,对应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左宗棠收复新疆———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B.谭嗣同戊戌变法———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邓世昌黄海大战———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D.孙中山辛亥革命———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5.下列一组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 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 A.社会生活的变化 B.民族工业的发展 C.戊戌变法的开始 D.五四运动的进行 6.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 A,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B.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C.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7.某校举办“红歌赛”,八年级三班选择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两首歌曲参赛。指挥说要唱好这首歌,同学们应有的情绪是( ) A.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爱国之情 B.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思念之情 C.归心似箭、故土难离的惆怅之情 D.喜出望外、欣喜若狂的惊喜之情 8.下表是第26届联合国大会(1971年)投票部分统计数据,这一统计数据彰显的历史事件是( ) 各大洲(部分) 亚洲国家 欧洲国家 非洲国家 美洲国家 赞成票 19 23 26 8 反对票 4 1 15 13 A.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9.下列图片中的对比主要体现了( ) 帕特农神庙遗址 西亚建筑遗址 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与阿拉伯数字 A.大河文明的扩展 B.世界文明多元一体 C.东西文化的差异 D.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10.制作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完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后制作的思维导图,下列对其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成该填写“确立民主共和制” B.②处应该填写“《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③处应该填写“《拿破仑法典》” D.③处应该填写“《共产党宣言》” 11.19世纪中期,爆发了一系列影响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