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反映了距今6000年前后部分遗址出土的碳化植物比例情况。根据该表可以推断,当时() 遗址 作物遗存 非作物类植物遗存 陕西半坡遗址 85%(粟) 15% 甘肃大地湾遗址 80%(粟) 20% 湖南城头山遗址 85%(稻) 15%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B.传统农业技术体系形成 C.黄河流域农业发展水平较高 D.先民定居生活趋于稳定 2.三国时期,魏国的王肃注经,主张回归经典原义,其《孔子家语注》被西晋列为官学教材。北朝儒者颜之推著《颜氏家训》,推崇孝道等礼制,成为士族家学的典范。上述现象() A.体现出乡约制度的世俗化 B.促进了玄学的形成 C.增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D.推动了儒学的复兴 3.贞元四年(788年),山南东道进行户等核查时,出现胥吏受贿导致“富者降等,贫者提等”的逆向调节现象。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吏治的腐败干扰行政效能 B.国家对农民的控制加强 C.两税法实施后的制度漏洞 D.户籍与纳税的逐步脱离 4.每年四月,元朝数万官员随皇室迁往上都,九月返回大都。这条巡幸路线设置24处行宫(驿站)。上都的宫帐群采用可拆卸结构,保留蒙古包居住传统;大都宫殿则采用琉璃瓦顶。元朝的两都巡幸反映出() A.对草原贵族特权 维护 B.皇权统治稳定性的削弱 C.游牧与农耕文化 交融 D.“天朝上国”思想盛行 5.鸦片战争后,越来越多的沿海城市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城市化() A.根源于小农经济解体 B.具有半殖民地特征 C.与西方发展路径相同 D.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6.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公开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并创办了机关刊物《劳动周刊》。11月,党中央要求各地党组织“必须有直接管理的工会一个以上”。在党的领导下,各地工人补习学校和产业工会组织相继建立。这些活动() A.体现出党对宣传工作的重视 B.探索出领导革命的成功道路 C.推动了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 D.为共产党的壮大创造了条件 7.1946年冬,北平爆发“抗议美军暴行”运动。次年 1月,台北市大中学生及部分公务员、工人共约万余人召开“台北市学生界抗议美军暴行大会”。大会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我们台湾青年爱国热情并不低于外省各地同学”,高呼“美军滚出中国!”等口号。这体现了() A.美国阴谋把台湾省从中国分离 B.学生成为爱国民主运动领导者 C.国民党在台湾省的统治将崩溃 D.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共同愿望 8.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生效,对应的单行法律《物权法》《婚姻法》《侵权责任法》《继承法》《合同法》《担保法》《民法总则》《民法通则》同时废止。民法典将我们生活涉及的、所有跟民法有关的法律集合为一体。由此可知,民法典() A.全面保障了民众的民事权益 B.将我国纳入了大陆法体系 C.在法律体系中居于根本地位 D.体现了保护私有财产的理念 9.古印度的列国时代,北方强国摩揭陀王国难陀王朝的建立者摩诃帕德摩·难陀出身于首陀罗,在难陀王朝时期,佛教在摩揭陀王国广泛传播。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印度当时0 A.摩揭陀王国已经统一印度 B.种姓制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