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6753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2903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江苏省,学期,历史,次月,第三,七年级
  • cover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卷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与对联“炀帝凿渠连江海,漕船通浪贯古今”相关的水利工程(  ) A.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B.沟通了湘江漓江水系 C.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 D.推动榷场贸易的繁荣 2.隋唐时期,“贵族的力量逐渐衰弱,他们在政府中的地位被职业官僚所代替,这些职业官僚依靠自己的才能和教育程度并通过科举登仕,成了统治王朝的代理人,而不是本社会集团的代表。这主要说明科举制(  )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消除了门阀士族的影响 C.促进了教育发展 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3.唐太宗在位23年间,任用宰相共28人,除高祖时的旧臣6人外,他亲自任命的22人出身各异,有一半甚至来自庶族寒门。唐太宗的做法(  ) A.造成了官僚机构臃肿 B.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C.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D.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 4.“唐亡后的短短五十多年间,中原就更换了五个朝代,周边还先后出现十多个政权,把华夏大地撕得四分五裂。”这段叙述最可能出现在(  ) A.《春秋:五彻迭兴》 B.《三国史话》 C.《魏晋南北朝史》 D.《五代十国》 5.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如图图片,可以推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文明交流互鉴 B.民族关系和睦 C.社会风气开放 D.边疆管理加强 6.唐朝诗人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描写了一次军营中的晚宴,其中有诗句:“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这句诗可以佐证当时(  ) A.中外经济交流频繁 B.都市生活繁华多彩 C.民族间的交往交融 D.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7.《全球通史》中指出:“唐朝首都长安是一座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和各种中亚人……唐朝统治下的中国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这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特征是(  ) A.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B.社会的动荡与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8.有学者认为,从“开元盛世”至安史之乱爆发前,诗歌创作呈现出三个明显趋势:一是超脱现实,清高隐逸:二是正视现实,抨击黑暗;三是惯世嫉俗,崇儒复古。这反映出(  ) A.文学创作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B.文学作品受对外政策的影响 C.唐朝社会经济全面走向繁荣 D.诗歌是社会进步的真实反映 9.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评价科举制时指出:“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这段材料说明科举制(  )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选拔人才追求公平性 10.《剑桥中国隋唐史》曾这样评价唐玄宗:对生活在他退位以后苦难动荡的几十年的中国人来说,他的执政期代表着一个已失去光辉的黄金时代。这里的“黄金时代”和“苦难动荡”的转折点是(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朱温灭唐 D.藩镇割据 11.小王同学在班级历史比赛活动中,抽到一道与北宋某一生产工具相关的题目:北宋苏轼曾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日行千畦(小块土地),较之佝偻(弯腰)之苦而作者,劳佚(逸)相绝矣”。由此可见,“秧马”的使用有利于(  ) A.形成养马习俗 B.推广小麦种植 C.提高劳动效率 D.完善水利设施 12.唐时民间私自印制的历书在四川、江苏等地广泛流传。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农业生产的繁荣 B.雕版印刷术的普及 C.商业贸易的兴盛 D.中央集权的削弱 13.南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都大大超过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经济都会都分布在南方,人口数量也以南方占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