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7345

2025年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中考二模历史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7478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年,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中考,二模
    2025 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共 12 个小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A D C D C A C D C D D 1.C 【简析】本题考查了 2022 版新课标的要求“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 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 代的文化遗存,了解中国的原始农业生活”。根据材料中的“黄河中游地区”“早期国家”即可知道正确 答案是 C。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都处在氏族公社阶段,还没有到国家。而良渚古城遗址虽处于早期国家 阶段,但它是长江下游的文明。故选 C。 2.A 【简析】本题考查了 2022 版新课标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知识图谱示例”的要求了解“长城”“农 牧交错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统一多民族国家”。解答本题需要抓住材料关键短语“农耕文化和游 牧文化矛盾的产物”“华夏民族的力量和坚强的民族精神的象征”,以及了解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 过程中“血肉筑长城”,即可知道是长城。故选 A。 3.D 【简析】本题考查了 2022 版新课标的要求“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通 过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树立 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解答本题,需要依据材料中的“西夏党项人与鲜卑吐谷浑、隋唐以来的中原王 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交往密切”,“西夏文化的形成主要杂糅了中原文化、党项文化、吐蕃文化、鲜卑文化、 回鹘文化,也与契丹文化及女真文化关系密切”。可见,西夏文化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 交融,其余都明显不符合题意。故选 D。 4. C 【简析】本题考查了 2022 版新课标的要求“通过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史事,了解明朝的对外 关系”“通过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探险活动,以及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物种交换和全球贸易, 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解答 本题,抓住这两位人物都是航海家这一点,再结合郑和下西洋是和平壮举,并非是殖民扩张,也没有刺激 资本的原始积累,更没有改变世界的政治格局,这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 C。 5.D 【简析】本题考查了 2022 版新课标的要求“通过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 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以及《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 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通过材料中关键词句“英中两国的力量……差距还要大得多”,以及 中英的比较,即可知道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武器装备的落后。故选 D。 6.C 【简析】本题考查了 2022 版新课标的要求“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从关键词“1922 年、1923 年、 1925 年”,军费开支居高不下可知,正好是袁世凯死后到北伐战争之前这一段时间军阀混战导致军费开支不断上 升的局面。故选择 C。 7.A 【简析】本题考查了 2022 版新课标的要求知道 “沿海港口城市开放”等史事。结合所学知识,珠海 是经济特区,不是沿海开放城市,从 1979 年到 2019 年各项数据均上升;“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不是材料的意旨;我国虽已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但与材料无关;我国尚未实现中国梦宏伟蓝图,排除 D。 故选择 A。 8. C 【简析】本题考查了 2022 版新课标的要求“了解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解答本题需要细细阅读材 料,抓住材料中关键词句如“一带一路”倡议、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设立亚投行、中国促成伊朗、 沙特和解和致力于和平解决巴以冲突。这说明中国外交活动彰显中国的责任与担当。中国努力建设市场经 济体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