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考一轮复习 第二次工业革命 近代科学文化 和 19世纪60.70年代—20世纪初 时间 新发明 动力 国家 发明/ 改良者 职业 1733 人力 英 凯伊 钟表匠 1765 人力 英 纺织工 1785 蒸汽机 英 修理工 1825 蒸汽机 英 工程师 飞梭 珍妮机 哈格里夫斯 改良蒸汽机 瓦特 蒸汽机车 斯蒂芬森 开始标志: 主要标志: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特点: 最先从英国开始,再推广到各国 发明大多来源于工人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温故知新 阶段特征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强国的行列,在社会结构、基础设施、大众教育、生活环境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政治上: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经济上: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以电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化学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更新的材料。 思想文化上:近代科学文化发展起来,逐步走向繁荣。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贝多芬、梵高等杰出艺术家创造了大量佳作。 时空观念 《物种起源》出版 《英雄交响曲》完成 中国 19世纪60年代 洋务运动开始 1998年 戊戌变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9世纪70年代 1876年 19世纪80年代 1903年 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 奥托制造出煤气内燃机 本茨制造出汽车 莱特兄弟飞机试飞成功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1:蒸汽机的吼声使欧、北美、亚三大洲发生变革,以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建立了强有力的政权,劳动力被大量解放出来;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蒸汽机激发了人的需求,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王斯德《世界近代史》 (经济基础)工业革命促进了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广泛建立 (技术条件)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任务1:分析材料,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的背景 材料2: 材料3: (科学技术引发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电磁感应现象 发电机 电动机 领域 时间 发明家 身份 国籍 发明成就 电的应用 1831 法拉第 科学家 英 爱迪生 发明家 美 内燃机 1876 奥托 工程师 德 戴姆勒 工程师 德 1883 工程师 德 狄塞尔 交通工具 本茨 工程师 德 1913 福特 工程师 美 1903 工程师 美 莱特兄弟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867 诺贝尔 化学家 瑞典 1869 海厄特 化学家 美 化学家 法 1884 夏尔多内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耐用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放映机等 煤气内燃机 汽油内燃机 柴油内燃机 内燃机汽车 流水线生产汽车 飞机 现代炸药、无烟炸药 赛璐珞(现代塑料) 人造纤维 特点1:集中在重工业 特点2:在几个资本主国家同时发生,美德领先 特点3: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相结合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任务2:提取材料中获得的信息,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发明 1870年 1900年 增长倍数 世界钢产量 52万吨 2830万吨 54 石油产量 80万吨 1950万吨 25 铁路长度 21万公里 101.4万公里 5 世界贸易额 455亿法郎 1,182亿法郎 2.6 ①: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极大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人口增长。 材料1: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 ……促进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