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 >下册第1~17课 题号 三 四 总分 累分人 座位号 得分 注意事项:共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 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得分 评分人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将正确选项的 圜 代号填人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5 6 8 9 10 超 11 12 13 15 答案 部 1.据《隋书·选举志》记载,隋朝以前,上品士族占官员人数的90%,到了隋朝大业年间,寒门进 士占官员人数的35%。出现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B.三省六部制 长 A.察举制 C.科举制 D.世袭制 2.唐太宗曾对大臣说:“天下百姓之事众多,必须经百官商量,由宰相筹划,确定稳妥后方可实 行,不能由一人独断。”据此可知,唐太宗意在 A减少决策失误 B.增强宰相的议政职能 数 C.提高政府效率 D.缓和君相之间的矛盾 3.据《长安志》记载,开元年间,长安城东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 集”,仅织锦坊就有百余家,“昼夜机杼声不绝”。这表明了唐朝 A农业技术领先 B.海外贸易发达 C.打破坊市界限 潮 D.商品经济繁荣 4.“文成公主人藏,仍遣诸种工匠,栽桑,养蚕、造酒、碾硙、纸墨之术皆与之。”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 A.使唐玄宗巩固了西部的边疆 B推动了吐蕃地区的发展 C.使西藏正式成为唐朝的州县 D.消除了唐蕃之间的矛盾 5.历史漫画诙谐幽默,耐人寻味,往往能形象地反映一定的政治内涵 图1漫画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 煞本将了 A.外戚专权 轻权力重 B.藩镇割据 C.武将专权 图1 D.崇文抑武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6.当宋、辽、西夏或宋、金、西夏政权并存时,它们虽互为敌国,但并不把对方排除在中国之外。 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A.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B.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C.儒家思想的正统性 D.民族隔阂的完全消失 7.“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能够印证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的诗句是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宋代《清明上河图》中绘有多家商铺的广告,如医铺立“杨家应症”木牌;同一时期,济南刘家功 夫针铺采用铜版印刷广告,上面印有“认门前白兔儿为记”等广告词。这些广告说明宋代 A对外贸易繁荣 B.商业竞争激烈 C.广泛使用纸币 D.政府重视商业 9.某电视剧主角在晨起时看见海棠花落的场景感叹道:“…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 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是 A.陆游的《示儿》 B.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C.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D.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0.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将儒家伦理规范上升为宇宙本体,其思想体系被元、明、清三代奉为 官方哲学,成为维护封建秩序的理论支柱。这位思想家是 A程颗 B.朱熹 C.程颐 D.韩愈 11.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是“洪武”。下表是洪武年间,朱元璋推行的部分改革措施。这些改革 措施旨在 时间 改革措施 洪武九年(1376年) 废除行中书省,代之以三司,杜绝地方独立的可能性 洪武十三年(1380年) 废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 洪武十五年(1382年) 将仪鸾司改为锦衣卫,开明代厂卫特务统治的先河 A.分工协作 B.强化皇权 C.杜绝贪腐 D.相互制约 12.明朝中后期,以万里海疆为对象,明人绘制了《全海图注》《筹海图编·沿海山沙图》《万里海 防图》等众多海防图,流传至今的就有十多种。这表明,当时 A.海防意识增强 B.海外贸易兴盛 C.造船技术发达 D.疆域十分辽阔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 " # $ % & ' ( ) !* !! !" !# !$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