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历史 9.在变法的过程中,王安石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这一措施()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 (试题卷) C.减轻了农民劳役负担 D.推动了土地高度集中 10.澶渊之盟签订后,每年元旦、皇帝的生日,两国都会互派使节呈递国书,诚挚祝贺。这说明澶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内) 之盟() 1,我们可以用数轴的方式展现历史发展线索。下面的数轴中序号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 B.带来了和平友好局面 ② ③ ④ C.增强了辽国经济实力 D.促进了宋辽贸易发展 11.从右边展示的一组钱币中我们可知( 581年 589年 605年 618年 A.游牧业发达 A.隋朝的建立 B.开凿大运河 C.隋朝统一全国 D.唐朝的建立 B.治铸技术高超 2.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仓。经考古发掘,其遗址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 C.社会生活丰富 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它主要反映了隋朝() D.民族间的交融 北宋货币 西夏货币 契丹货币 A.社会经济发展 B.统治者的腐败C.建筑技术高超 D.商业繁荣发达 12.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下列关于少数民族的兴起与发展的组合正确的是() 3.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下列描述与其统治相符合的是() ①辽—女真族建立 ②契丹—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 A.后期国势转衰 B.唐朝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③党项 元昊是其杰出首领 ④金一起源于西北地区 C.出现“贞观之治” D.藩镇势力强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列两幅图片展示的劳动工具,其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13.在兵败被俘后,他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这里的“他”是指() A.岳飞 B.忽必烈 C.文天祥 D.陆秀夫 14.城市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右图所示城市解读正确的是() A市、坊界限十分分明 B.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C.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经商时间不受限制 筒车图 敦煌莫高窟第445窟壁画中的曲辕犁 15.“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些现象反映 A.方便人们出行 B.提高冶铁质量 C.改进丝织技术 D.促进农业发展 的本质问题是() 5.“该城城内南北11条大街,东西14条大街,把居民住宅区划分成整整齐齐的110坊,其形状近似一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个围棋盘。”该城是指() B.南方是政治中心 A.唐朝都城长安B.北宋东京 C.辽的都城上京 C.江南人口迅速增长 D.西夏兴庆府 一重要道 紫华商业区。立市 6.右图展示的是唐朝人口数量变化图。引起图中人口数量断崖式下降的 60005人y D.南北方协调发展 北宋东京 主要原因是() 16.宋元时期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下列关于宋元经济的发展描述准确的是() 5000 A自然灾害频繁 4000 ①宋朝从越南引进粮食作物占城稻②河北定窑烧制的瓷器独具特色 3000 B.黄巢起义爆发 ③西夏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农业 ④纸币在元朝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2000 C.安史之乱爆发 1000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0 D.国家税制改革 706年755年764年820年 17.高度发达的阿拉伯数学在元朝广为流行,科学家郭守敬所创制的《授时历》也是参考了阿拉伯人 7.孙思邈(541一682年),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世尊为“药王”。他的成就是( 的回回历。这些现象折射出元朝() A.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 B.著有《千金方》 A.海外贸易繁荣 B.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赵正减:“奶了这杯酒, C.制定了《大衍历》 D.编修《唐本草》 你们3就逃休吧。工责 C.中外交流频繁 D.政府重视经济发展 待遇不变刻! 8.看漫画学典故。下列与右图所示漫画相符合的历史典故是( 18.“它是中国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今天的海关。”这 A.陈桥兵变 B.黄袍加身 里的“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