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福建省中考历史冲刺卷模拟检测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是广东、浙江两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相关图片。据此推知,当时( ) 遗址 玉钺 玉琮 龙首玉环 石峡遗址 良渚遗址 A.青铜冶炼技术成熟 B.南北经济差异明显 C.农业生产工具先进 D.两地存在文化交流 2.中国传统古籍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下面典籍中的记载反映出的共同智慧是( )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外内均和,诸侯臣伏,国家安宁,不用兵革 A.扶危济困 B.爱国奉献 C.以和为贵 D.重视孝道 3.下面是我国发行的一套特种邮票,其纪念的历史事件( ) A.强化了对西南地区的控制 B.给政府造成沉重经济负担 C.保证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 D.是东西方交流的重要象征 4.历史课上,老师正在讲解一本北朝著作:“它介绍了选种、浸种和给水稻催芽等技术以及轮作和套种的经验。在强调因地、因时制宜的同时……书中提出的绿肥轮作法,欧洲人直到19世纪30年代后才实行。”此著作应是( ) A.宋应星《天工开物》 B.徐光启《农政全书》 C.祖冲之《九章算术》 D.贾思勰《齐民要术》 5.下列图片可以共同佐证唐朝时期( ) A.文学艺术灿烂 B.体育活动丰富 C.制瓷技术高超 D.经济繁荣发达 6.宋代福建盛产荔枝,新罗、日本、大食等国对荔枝“莫不爱好”,皆以重金换取。因此“商人贩益多,而乡人种益多。一岁之出,不知几千万亿”。这反映了( ) A.海外各国的饮食习惯中国化 B.海外贸易和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C.宋代经济作物种植占比较高 D.宋代海外贸易具有季节性的限制 7.下面分别是宋朝《蹴鞠图》《荡秋千图》和《饮茶图》,图中所示内容反映了宋朝( ) A.日常礼仪复杂 B.市民生活丰富 C.士人尚文读经 D.农业生产发达 8.下表是1845—1848年上海进出口货物值(单位:英镑),据表可知当时中国( ) 年份 1845年 1846年 1847年 1848年 进口 1224079 1066172 1009229 806495 出口 1344650 1526960 1517299 1305615 A.未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上海 C.现代化进程得到进一步发展 D.自然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 9.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译为“格致”。19世纪末,康有为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这体现出词语翻译( ) A.因地域差异而不同 B.翻译者随意性很强 C.遵循词语不同含义 D.受时代背景的影响 10.根据下图可知,这时期的中国( ) A.仍然保持闭关自守 B.完全卷入世界市场 C.自然经济固若金汤 D.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11.下面为1917年的时政漫画《这把交椅能坐几个人》,描绘了各路人士在四方的手臂推动下,争夺一把“交椅”。这幅漫画反映了( ) A.北洋政府权力争夺激烈 B.社会各界追求民主政治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各路人士追求国家统一 12.1919年,街头涌现了众多写有“本店不进日货”“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的传单,这些传单( ) A.有效抵御了列强的侵略 B.都是由民族资产阶级所绘制 C.有利于爱国思想的传播 D.标志着新文化运动正式兴起 13.这面旗帜,召唤着全中国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召唤着全中国的工农兵学商,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面旗帜”是( )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14.1945年8月,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诗人柳亚子称颂这一行动是“弥天大勇”,张治中也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