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教材梳理 第三章 物 态 变 化 1. 能描述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并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不同物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2.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程标准 3. 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4. 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5.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必做实验) 考点梳理 1. 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程度的物理量。 它的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_____。 2. 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温度的工具:_____。 (1)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根据液体_____的性质制成,即温度升高,液体的体积_____,温度降低,液体的体积减小。 冷热 温度和温度计 ℃ 温度计 热胀冷缩 增大 (2)摄氏温度的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_____℃,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 将0 ℃和100 ℃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_____℃。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①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_____,认清它的_____;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____在被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 容器底部或容器壁; 0 100 1 量程 分度值 完全浸没 ③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仍然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面_____。 3. 体温计是用来测量体温的。水银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___℃,测量范围是_____℃。使用体温计前,_____,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当水银遇冷收缩时,水银能从这个缩口处断开,因此体温计_____离开人体进行读数。人的正常体温约是_____℃。 相平 0.1 35~42 要向下甩几下 可以 37 4. 三种常用温度计的异同点: 分 类 实验室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 途 测量物体温度 测量室温 测量体温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用液体 煤油(红色) 酒精(红色) 水银 特殊构造 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量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使用前要向下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注意:液体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不能低于温度计内液体的凝固点,也不能高于其沸点。 1. 物质由_____变为_____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过程要_____热。 2. 物质由_____变为_____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过程要_____热。 固态 熔化和凝固 液态 吸 液态 固态 放 3. 固体分为_____和_____两类,具体分类见下表: 晶体 非晶体 种 类 概 念 熔化时的特点 温度—时间 图像特征 有无熔点 常见物质 晶体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做_____ 不断吸热,温度_____ 有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 _____ 冰、食盐、石墨、金属、海波、萘 非晶体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不断吸热,温度_____ 无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 _____ 松香、石蜡、玻璃 熔点 不变 有 升高 无 注意:(1)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并继续吸热,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凝固点并继续放热。(2)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4. 某物质在熔化前后(ABCD段)和凝固前后(DEFG段)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如图1-3-1所示。 (1)AB段(固态):固态物质吸热, 温度升高,在B点前还未开始熔化。 (2)BC段(固液共存态):物质吸热, 温度达到熔点(48 ℃) 时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C点和B点对应横坐标的时间差是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 (3)CD段(液态):液态物质吸热, 温度升高,在C点时已熔化完毕。 (4)DE段(液态):液态物质放热, 温度降低,在E点前还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