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9270

2025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6298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
  • cover
2025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押题卷 历史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在历史项目式探究学习中,小华所在小组分配到的任务是探究北京人的生活,通过探究他们得出结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下列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 ) A. 动物化石 B. 头盖骨、牙齿化石 C. 打制石器 D. 灰烬、烧石和烧骨 2.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在学习某一专题时搜集了以下三幅图片。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 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B. 原始先民使用的生产工具 C. 半坡居民的生产与生活 D. 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状况 3. 海内外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 华人是黄色皮肤 B. 华夏族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C. 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D. 我国原始居民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 4. 下列是古代亚非地区代表性文明成果图,据此可知,人类早期文明具有( ) A. 一致性 B. 开放性 C. 多样性 D. 交融性 5. 某班学习小组查阅了有关“二里头遗址”“牧野之战”“诸侯争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等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据此可知,他们探究的历史主题是( ) A. 原始社会和中华文明的起源 B.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 C.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6.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假如你生活在两宋时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 ①在勾栏里听当时流行的散曲和看《水浒传》②在瓦子里听说书 ③去夜市吃夜宵 ④在草市购买日用百货 ⑤用交子在酒店换酒喝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7. 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史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发动金田起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C. 洋务派先后创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 D. 《天津条约》规定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8. 中国近代前期抗击外来侵略的战争大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的发展趋势而言,这突出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 A. 经济总量决定战争的胜负 B. 武器装备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C. 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D. 兵力多少影响战争的结局 9.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的危机更加严重了。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下列条款中,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的是( ) A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D. 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10. 下列选项有直接因果联系的是( ) A. 《马关条约》的签订———公车上书 B.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洋务运动 C. 收复新疆建立行省———戊戌变法 D.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辛亥革命 11. 唐德刚在《从晚清到民国》中指出,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这场“接力赛”中第一个“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将”(如下图)。其中“第二段”短跑的鲜明特点是( ) A. 谋求技术革新 B. 谋求教育革新 C. 谋求思想观念革新 D. 谋求制度革新 12. 1915年,曾是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梁启超,在《京报》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阐述了反对变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