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江西省新余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是由攫取经济到生产经济的伟大革命性转变”。该学者认为的“生产经济”是指( ) A.采集渔猎 B.磨制石器 C.原始农耕 D.饲养动物 2.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强调“以法治国”。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A.推崇西周制度 B.支持兼并战争 C.解决社会问题 D.追求精神自由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种族迁徙,民族交融,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发生在如下图中①②所示朝代中的事件有( ) ①赤壁之战 ②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③八王之乱 ④淝水之战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4.今天日本的邮政地址,还是沿袭唐制,以町、番、目为单位。这从侧面反映了唐朝( ) A.严格的坊市界限 B.丰富的都市生活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先进的典章制度 5.下面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6.假如你是《清明上河图》所描绘场景中的一位市民,你向能做的事情是 A.欣赏蹴鞠表演 B.观看京剧演出 C.购买《红楼梦》 D.品尝烤红薯 7.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与一批官僚开始“察吏、整军、筹饷、辑夷”各事,《清史稿》将他看作“中兴之臣”。与“中兴之臣”评价相符的是( ) A.领导禁烟运动 B.倡导自强求富 C.签订《马关条约》 D.发起公车上书 8.20世纪初,在日本东京创刊的《复报》,被誉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小卫星”。据此推知,《复报》宣扬的政治主张是( ) A.自强求富 B.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 D.民主与科学 9.“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见下图),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图中C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国共产党领导 C.北伐的胜利进军 D.国共第二次合作 10.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这些“红色区域”是指( ) A.农村革命根据地 B.国统区 C.敌后抗日根据地 D.解放区 11.黄炎培先生在《永远纪念着的一九四九年》中写道:“这一年‘人’的地位被发现了,群众的力量被认识了。”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 A.祖国统一大业彻底完成 B.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结束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12.下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横线处应填( ) 改革开放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1983年 全国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92年 _____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特约评论员文章,12日《人民日报》便转载了这篇文章,随即点燃了如火如荼的全国性辩论的火花。这场“辩论”是( ) A.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B.为了维护个人崇拜 C.政治理论突破创新 D.平反以往冤假错案 14.1962年,英美合作电影《007之诺博士》中,塑造了醉心于发动核战争的中国人形象;2009年措写“地球毁灭”的美国电影《2012》中,中国则成了全世界的避难所。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中国外交政策趋于成熟 B.中美相互交流得到发展 C.美国文化不受政府干预 D.中美战略利益实现一致 15.古代东西方有两次著名的改革,一次是东方日本的大化改新,另一次是西方法兰克王国的改革。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