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2725

2025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下学期押题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3476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下
  • cover
长郡中学2025年高考历史科目押题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殷商时,“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至亲为东方大藩。夏、殷以来古国,方之蔑矣!”。据此可知,殷商至西周() A.中央集权趋势初现B.天子权威逐渐强化 C.政权由松散到严密D.家国同构意识增强 2.汉文帝时,淮南王自以为与皇帝最亲,“逐汉所置吏,而请自置相、二千石。皇帝骫(枉;曲)天下正法而许大王”。汉景帝时,“梁孝王,景帝母弟,窦太后爱之,令得自请置相、二千石”。这说明当时() A.中央对地方难以构成制度约束B.中央集权面临潜在危机 C.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D.皇权专制受到严重挑战 3.南北朝之前,“川”字只有“水道、河流”之意,而《魏书》所载牛川、宁川、敕勒川等地名中的“川”,则是鲜卑语“荒野、荒滩草原”的意思。于是,“川”字有了新的义项,并沿用至今。这主要反映出() A.北魏统一疆域范围扩大B.南北交流推动文字发展 C.民族交融丰富文化内涵D.时代发展影响文学题材 4.唐代初年,皇帝经常以诏令形式补充法律漏洞。中唐后,敕令被汇编为“永格”,直接取代旧法,《元和格敕》将专卖、赋税等经济政策法典化。唐宪宗敕令增设盐铁专营条款,突破了《唐律疏议》的框架。这些现象反映出唐代() A.皇权对司法的干预B.法律体系日趋完备 C.中枢权力架构质变D.经济立法备受重视 5.宋代“客人多自江西、湖南搬运斛斗(粮食)、竹木前来建康府,往往算请盐钞并粜米以回”;南宋杭州城市人口众多,所需粮食“赖苏、湖、常、秀、淮、广等处客米到来”;此外,宋代两浙路粮食甚至已经通过杭州、泉州等港口远销至海外。这本质上反映了宋朝() A.南北经济差距扩大B.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C.海外贸易繁荣发展D.粮食贸易市场分布较广泛 6.明初屡次出现“非官差而私造印信,诈称差使,骗诈取财”的现象,故朱元璋设置勘合,规定“凡有差使,若往某衙门公干,即将应该去处填写勘合,前去干办公务。本处衙门闻有差使人员到来,即索勘合比对。如无或比对不同,绑缚赴京予以严惩。”这一制度() A.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B.维护了国家治理的权威性 C.旨在构建权力制衡机制D.进一步完善中央监察制度 7.清道光年间,龚自珍将经学地位降于诸子百家学说之下,并提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史之外无有语言焉;史之外无有文字焉;史之外无有人伦品目焉。史存而周存,史亡而周亡”的“尊史”观。龚自珍的“尊史”意在() A.恢复唐宋正统的史学观念B.重视对治乱兴衰教训的总结 C.倡导中西思想的融会贯通D.打破理学思想对教育的束缚 8.一战后梁启超谴责西方帝国主义和盲目崇拜科学是冲突的根源,并且认为中国重精神的思想可以矫正这种不平衡现象。梁漱溟宣称:牺牲中国自己的精神而支持外国的道德准则和体制是自损其命。两人都督促国人:“到东方去!”这些主张() A.反映了时人对中国命运的思考B.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的强大 C.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指导思想D.表明“西学东渐”转向“中学西传” 9.1930年10月,中共中央《红旗日报》发表了《中国工农兵会议(苏维埃)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条例》,规定全国共划分为9个选区,代表名额以每20万人选举1个代表的标准分配,预计选举代表249名,其中工人占12.5%,农民占75%,红军占10%,贫民占2.5%。这表明中共中央试图() A.推动国民革命深入发展B.实现革命工作重心转移 C.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D.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 10.如图是创作于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