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一 政治制度 多元一体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影响 朝代 明朝 清朝 中央 措施: ①废除丞相,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②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权归兵部。③明成祖正式建立内阁。④设立特务机构:朱元璋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明宪宗设立了西厂(合称厂卫机构)。 废除丞相的目的:防止朝臣权力过大,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废除丞相的影响:积极 加强皇权,巩固明朝的统治;消极 皇权高度集中,容易造成决策失误,为明朝统治埋下危机。 措施:①康熙时期,设立了南书房; ②雍正时,设立了军机处。③康熙时期建立了奏折制度。 军机处的职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军机处的影响:使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巩固了统治。(军机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地方 措施:①将原来的行中书省权力一分为三,设立“三司”,互不统属。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思想 文化 措施:实行八股取士 八股取士的影响:(积极)①标准化、规范化的考试制度对以后有借鉴意义②强化皇权,加强了君主专制;(消极)八股文形式呆板,禁锢思想,扼杀了人的创造力,阻碍了科学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措施:实行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 文字狱的影响:①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②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进步。 趋势 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权力不断收归中央,中央权力不断强化 明清朝时期的边疆治理 朝代 措施 影响 清朝 东南地区:设置台湾府 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西藏地区:册封达赖、班禅;设置 驻藏办事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西北地区:康熙时平定准噶尔叛乱;乾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东北地区:康熙领导了雅克萨之战,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沉重的打击了外来侵略者,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边疆治理方式 ①反抗外来侵略②平定叛乱③册封宗教首领④设置机构⑤颁布法律 边疆治理特点 ①方式多样、灵活②因地制宜③因俗而治④恩威并施 时代特征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专题二 经济发展 民生基石 宋元时期经济发展 农 业 粮食作物: ①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②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经济重心的南移 ③生产工具:秧马 功能:拔秧的工具 作用:节约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经济作物:南方普遍种植茶树;棉花种植范围逐渐扩大。 手 工 业 纺织业:①南方的丝织业发展速度超过北方;②南宋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③黄道婆推广海南黎族地区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到松江:④元朝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制瓷业:①五大名窑(汝窑/哥窑/定窑/钧窑/官窑);②南宋时期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中心。③元朝时烧制的青花瓷,代表了制瓷技术的高超水平。 造船业:①广州、泉州、明州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③南宋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 商 业 1.商业活动扩大:①商业活动打破空间限制,突破坊和市的界限;②商业活动打破时间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2.纸币产生: (1)原因:①商业的繁荣,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②活字印刷术的推动。 (2)表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在全国范围内作为主币发行。 (3)影响:纸币的产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