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3512

第五单元 第二讲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打包)2026届高中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世界史

日期:2025-05-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43216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复习,一轮,统编,历史,高中
    (课件网)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二讲 理纲要 记要点 1.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 2.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民族主义政党成为埃及民族独立运动的新生领导力量。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CONTENTS 目录 01 02 05 融通教材/全面落实基础 主题探究/深化历史解释 课时跟踪检测 03 04 对“标”训练/发掘真题价值 大题增分/强化审答规范 融通教材/全面落实基础 01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与十月革命的胜利 1.列宁主义的形成 (1)形成条件 整合教材———融通必修与选必修 经济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_____不断发展 政治条件 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资本主义经济 续表 阶级条件 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产生 组织条件 1898年,俄国_____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个人努力 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_____ (2)形成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确定“布尔什维主义”为指导思想。 社会民主工党 马克思主义 (3)主要内容 帝国主 义理论 _____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国情认识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革命方式 工人阶级要以_____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帝国主义 暴力 (4)意义: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_____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无产阶级革命 2.十月革命的胜利 背 景 _____胜利后,工兵代表苏维埃将政权交给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自己处于次要地位 1917年4月,列宁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 胜 利 1917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召开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苏维埃政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_国家的诞生 二月革命 社会主义 续表 意 义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_____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沉重打击了_____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无产阶级 帝国主义 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 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俄陷入内战 目的 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 内容 实行_____,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评价 积极: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 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余粮收集制 2.新经济政策 内容 农业: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_____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工业: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意义 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_____政权 粮食税 苏维埃 3.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背景 1922年12月,苏联成立;1924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确立了领导地位 途径 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_____” 结果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基本实现“工业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