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 2.联系两次工业革命,从“史料实证”角度理解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 3.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的影响。 4.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殖民扩张对殖民地的双重影响。 时空坐标 1496年 西班牙在海地建立圣多明各殖民地 英国控制印度全境;英国发动侵埃战争;柏林会议召开 19世纪中后期 西班牙占领除巴西外的中南美洲; 葡萄牙确立了印度洋的海上霸权、占领巴西 16世纪中叶 17世纪 英、荷、法成为 殖民侵略活动主角 18世纪晚期 拉丁美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殖民统治之下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 恩格斯指出,当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他因此复活了在欧洲久已绝迹的奴隶制度,并奠定了贩卖奴隶的基础。这句话如何理解?哥伦布发现美洲带来了什么影响? 哥伦布引发了欧洲对外拓殖 殖民国家 殖民地区 西班牙 ①1496年,在海地建立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 ②16世纪中叶,西班牙占领了除巴西外的中南美洲,形成美洲殖民帝国。 葡萄牙 巴西殖民地 英荷法 中美洲零散地区、南美洲东北角 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18世纪晚期)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15世纪末—18世纪晚期) 1、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 政治 专制统治:建立总督制度,实行专制统治,发展农奴制。 经济 ①掠夺财富:推行种植园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 ②压迫土著: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造成其大量死亡。 ③贩入黑奴:贩卖黑奴。 ④垄断贸易:垄断殖民地对外贸易,限制殖民地经济发展。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新航路开辟—18世纪晚期) 2、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以西、葡为主) 拓展:西葡美洲殖民扩张的特点 西、葡殖民活动掠夺的大量财富主要用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享受,并未转化为资本,并未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荷英殖民活动促进了本国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而,西葡殖民活动是封建性质的,而荷英殖民活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16—18世纪,英国战胜荷兰是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胜利,英国战胜法国是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 单一经济结构指某些国家主要依靠生产和输出一种或者几种农矿原料产品来维持国民经济运作的经济模式。这种结构通常与该国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有关,特别是与历史上长期殖民统治有关。单一经济结构的特点主要有:生产与消费的外向性、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对外部经济的依附性等。 ①王室主导,直接控制,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②发展种植园经济,经济结构单一,掠夺的金银未转化为资本。 ●西葡在美洲移植本国政治经济模式,造成拉美社会畸形发展。 阅读教材第70-71页,第二目“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三、四、五、六四个自然段,分别指出在南亚、东南亚、西亚和东亚地区进行殖民活动的主要国家和被侵略的对象。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15-16世纪的西、葡早期殖民活动 主要殖民国家 主要侵略对象 殖民特点(方式) 葡萄牙 亚洲沿海地区(印度的果阿、马六甲、中国澳门) 建立商站,垄断商路 西班牙 菲律宾 直接统治,抢夺土地和财富 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2、17-20世纪初英国、荷兰和法国的殖民活动 (1)南亚(印度):英国对印度的征服与掠夺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问题探究1]根据教材课文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