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溪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共19道题满分70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某历史小组要研究“中国境内早期的人类”, 下列图片可以入选的是 A.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 B.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罐 C.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相 D.河南三门峡出土的彩陶盆 2.秦孝公年间,秦国开启了空前绝后的“商鞅变法”,这使得秦国从此踏上振兴之路, 四分五裂的诸侯割据得以“大一统”。材料意在强调商鞅变法 A.使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 B.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C.因损害旧贵族的利益而失败 D.无法适应当时社会变化需要 3.成语典故是了解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切入点之一。以下典故描述的战役是 风声鹤唳 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 东山再起 A.桂陵之战 B.长平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4.某班历史课上,教学课件展示如下信息,意在说明唐的 心刺是 日本奈良招提寺内的鉴真像 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 大食人俑 A.开明民族政策 B.文化繁荣发展 C.对外交往广泛 D.市民生活丰富 5.“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材料表述的是中国火药发明的 A.背景 B.原因 C.过程 D.影响 6.某历史公众号推送的文章内容如下。该公众号推送的文章主要研究的历史事件是 直接原因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时间 1856年10月一1860年10月 结果 清政府战败 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日俄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我们穿越时光,置身历史现场,感受历史人物发挥的时代作用。根据下列信息判断, 与此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传播马克思主义 培育了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 历史人物: 创建了共产党在北京的早起组织 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 A.李大钊 B.林则徐 C.孙中山 D.丁汝昌 8.依靠可信史料认识历史是学习历史应具备的重要能力。我们在研究“北伐战争”的史 实时,可信度最高的材料是 A.关于北伐战争的漫画 B.战地记者拍摄的北伐时的照片 C.以北伐战争为主题的电影 D.反映北伐战争题材的雕塑 9.“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证明,概括来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做了两件 大事:建立新中国、开创社会主义。这两件大事实现的标志分别是 A.开国大典、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改革开放的实践 C.开国大典、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实施、改革开放的实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