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 2025年高三仿真试题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表1为山西运城盆地东部新石器时代各时期聚落发展情况统计表。同-一遗址相邻时 期聚落均有者为具有叠置聚落关系,某一区域上覆有后期聚落的前期聚落数与前期 聚落总数的比率为聚落叠置率。由此可见,当时这一地区 表1 仰韶文化 仰部文化 仰韶文化 庙底沟 历史时期 早期 中期 晚期 二期文化 聚落数 24 66 81 117 叠置聚落 8 27 45 51 叠置率 33.3% 40.9% 55.6% 43.6% 聚落总面积 102 1249 609 546 (万平方米) A,聚落间经济交流频繁 B.等级分化程度日趋明显 C.文明发展具有承袭性 D.社会组织能力不断增强 2.据考古发据,在秦始皇陵秦俑坑发现的墓志瓦文中,明确了每一个劳工各自的籍贯, 但在姓名处只有名,没有姓。居延汉简中对乡里编户民的记载,出现“多姓均势杂 居”的现象。这表明秦汉时期 A.编户齐民实现分类管理 B.宗族观念淡化促进了阶层流动 C.地缘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D.政府对传统杜会秩序进行改造 高三历史试恩第1页(共8页)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扫罐ApP 3.、唐朝对法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非常重视,在中央设立了专门的法学教育机构一律 学馆,在科举考试中首创明法科,向全社会公开选拔优秀法律人才,但史料记载刑 部尚书却无一人由此途径入仕。这是因为当时 A.社会风气影响官员选用 B.科举制度不够健全 C.门阀政治影响不断增大 D,司法程序相对简单 4.北京在宋朝时被视为“夷狄之域”,元朝时称为“天下之中”,明人认为北京居于 《禹贡》九州北方,《明一统志》就别去了“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这一句, 而清初以后各种公私文献多将该句补回。这一变化缘于 A.传统礼制的影响 B.农牧分界线北移 C.民族交融的发展 D.王朝疆域的变迁 5.买办是中国近代兴起的一批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商人,他们依附于洋行而存在。据统 计,晚清买办中,广东籍买办有146人,但在广东任职的仅36人。上海籍买办仅有 5人,在上海任职的买办却有148人。这一现象反映了 A.经济区域性分工逐渐成熟 B.列强侵略引发经济格局变动 C.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展 D.沿海地区的半殖民地化加深 6.表2为《新青年》部分年份高频词统计表。影响这一时期高频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2 卷别 第一卷 第二卷 第八卷 第九卷 年份 1915—1916 19161917 1920-1921 1921-1922 国家(520) 青年(408) 社会(1691) 社会(2017) 高频 社会(302) 社会(315) 现在(879) 现在(669) 词及 政府(297) 世界(299) 俄国(600) 自由 (640) 出现 自由(274) 国家(287) 生活 (548) 苹命(624) 次数 青年(221) 人类(277) 组织(509) 阶级(586) A.国内的主要矛盾出现变化 B. 思想启蒙成为社会共识 C.民主革命道路的不断探索 D.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趋同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发布《为英代表到鄂交涉告各界书》, 呼吁民众“应与政府取一致的态度,不要妥协,不要暴动”,“一方面要坚持反英 运动,为政府后援”,“一方面要严守秩序,以唤起各国的同情”。在这一历史时 期,中国共产党 A,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C.争取与反法西斯国家合作 D.积极推进国民革命运动 高三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扫瑞APP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