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会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历史试卷 说明: 1.全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距今约5300—4300年的浙江良渚古城遗址中考古发现非常丰富。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出土了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等,这与城外随葬品稀少的普通墓地形成了鲜明对比。据此可知( ) 良渚古城遗址平面图 A. 长江流域出现大规模稻作农业 B. 当地盛产玉器并常作为陪葬品 C. 早期国家出现,阶级分化明显 D. 南方的建筑水平远超北方地区 2. 2024年12月2日蛇年春晚吉祥物“巳升升”正式与我们见面。它萌萌的外表大有来头,既蕴含满满的中式美好寓意,又暗藏很多创新设计巧思。2025年正是乙巳年,首先它的造型参考了甲骨文中的“巳”字,寓意万物生生不息。对甲骨文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B. 完整记录中华古老文明的起源 C. 我国已发现古文字中最早的成熟文字 D. 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3. 战国时期,齐国为招揽人才设置讲学的专门场所“稷下学宫”,各派学者在此讲学、辩论、著书。这一做法( ) A. 促进了学术的繁荣 B. 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C.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D. 确立齐国霸主地位 4. 下图为不同时期人们对孔子和儒家思想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造成从甲处到乙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B. 汉武帝将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 C. 封建统治者采取顺其自然的治国之道 D. 科举制规定以儒家经典为研习内容 5. “诗史互证”是研究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列诗句能够佐证唐朝民族交往的诗句是( ) A.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B. 东风日本至,白雉越裳来 C.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己 D. 皇恩眷下人,割爱远和亲 6. 下面材料是两位政治人物的治国理念,他们的治国理念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书·更法》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宋史·王安石传》 A. 天下为公 B. 尊崇儒术 C. 废旧立新 D. 天下大同 7. 中国历史上大规模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种植技术,它改变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历史现象,使南方摆脱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这反映了( ) A. 人口南迁推动江南开发 B. 经济发展促进政治稳定 C. 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完成 D. 北方战乱导致人口减少 8. 清代,广州成为海内外商业贸易的大本营,各地商人纷纷涌向广东贩销货物,俗称“走广”。“走广”热潮出现的时代背景是清政府( ) A. 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C.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 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9. 清朝前期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材料表明清朝( ) A. 疆域最大 B. 民族众多 C. 幅员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