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5050

湖南省2025届长沙市望城区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收官考试历史试卷(Word文档,含答案)

日期:2025-05-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3896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收官,文档,Word,试卷,历史,考试
  • cover
保密★启用前 望城一中2025届高三年级收官考试历史试卷 望城一中高三历史组 2025.5.22 本试题卷共4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亲爱的同学们: 当你展开这份试卷时,笔尖流淌的不仅是知识的印记,更是一段属于勇者的征程。历史从未只是尘封的过往,它是先辈以血泪写就的启示录,是文明在跌宕中淬炼的智慧结晶。此刻,你们正站在无数历史抉择的交汇点上———或许疲惫,但请记得:商鞅变法时的破釜沉舟,张骞凿空西域的孤勇,王阳明龙场驿的顿悟,都印证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真理。 这份试卷不是终点,而是你们三年来积淀的思辨力、洞察力的试金石。愿你们以史为镜,在材料解析中锻造逻辑的锋芒,在论述题里铺展思想的经纬。当你提笔时,请相信:此刻书写的不仅是答案,更是属于你们这一代人的历史注脚。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与诸君共勉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指出:“言周公封建,又必连带及于周公之定宗法。盖周公之封建制度,其主要精神,实寄托于其所定之宗法。此在近人,亦多能言之。”这说明西周( ) A.分封制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B.确立起分封制与宗法制 C.借助分封制维护贵族特权 D.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2.《旧唐书·王彥威传》记载:“兴平县人上官兴,因醉杀人亡窜,吏执其父下狱。兴自首请罪,以出其父。京兆杜悰、御史中丞宇文鼎以其首罪免父,有光孝义,请减死配流。”这表明( ) A.儒家思想影响大 B.法律制度不健全 C.统治者政策开明 D.社会秩序较混乱 3.小麦本是北方的旱地作物。东晋南朝,小麦在南方的种植有所增多,但是分布非常有限。两宋之际,一方面,由于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迁,人们对于麦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麦价飞涨;另一方面,南宋政府大力推广小麦种植,并且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材料表明,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政治局势的变动 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C.政府政策的推动 D.小麦种植技术推广 4.后周显德二年(955年)三月,周世宗下诏,“应逃户庄田,并许人请射承佃,供纳租税”;周世宗还对逃户回归的年限作出详细的规定,促使逃户及早回归和开垦利用荒弃庄田。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 ) A.恢复与发展经济 B.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C.控制逃户的收入 D.结束藩镇割据局面 5.清代学者朱奇龄认为,明朝政府对户口及职业管理“既有常业,有令世守之。则父兄所以教其子弟,子弟所以拳其父兄者,无非各事其事,童而习之,其心安焉,不见异而迁焉。”他认为该制度( ) A.确保了经济发展 B.强化了人身控制 C.停滞了阶层流动 D.增强了军事力量 6.明代出现“东粤少谷恒仰资于西粤”的场景,东粤多县“其待籴而炊者,市日不下千石”。清乾隆年间,仅崇明一县每年从外地运进粮食“不下三十余万石”,嘉庆末年,苏州府“无论丰歉,湖广,安徽之客米来售者,岁不下数百万石”。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 A.产品加工的专业化 B.自然经济走向解体 C.农业产品的商品化 D.消费观念的奢靡化 7.鸦片战争时期,当英军与清军作战时,东南沿海民众表现得事不关己,甚至有百姓将蔬菜、粮食等卖给英军。这反映了( ) A.清廷对英作战并不占优势 B.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朽无能 C.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 D.近代民族国家意识尚未觉醒 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参议院有权咨请临时政府查办官吏纳贿违法事件,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以及对于国务员认为失职或违法时,均可行使弹劾权。这一规定( ) A.突破了“君贵民轻”观念 B.体现了王在法下原则 C.加强了对官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