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十一 声学(填空题)———中考二轮达标训练 1.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敲击编钟使其发生_____而产生声音: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声音的_____(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一定不同。 2.广场舞是中老年人非常喜欢的一种运动,他们常常用音响来放伴奏音乐。广场舞巨大的声响对周围工作和休息的人来说属于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为营造和谐社会,可以通过调小音响音量的方式在_____减弱噪声。巨大的声音是音箱的纸盒_____发出的。 3.“双减”之后,各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如图是丝语同学在5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的“水瓶琴”。用嘴对着瓶口吹气时,声音是由瓶内_____的振动产生的; 用大小相同的力吹气时,水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 4.鼓面上撒些纸屑,如图所示,敲鼓时,这个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同时可以看到,用力越大,纸屑跳动的幅度越大,说明声音的_____跟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周围的人能听到鼓声是声音通过_____传播到人耳。 5.古筝是我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如图所示,校文艺活动中小丽正在弹奏古筝。古筝声是由琴弦的_____产生的,弹奏时她不断用手去控制琴弦的长度,是为了改变古筝发出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优美动听的古筝声是通过_____传播到现场同学们的耳朵。 6.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我们在医院里还经常看到如图所示的“静”字,这是为了从_____控制噪声。 7.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做了700次振动,频率是_____,人类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 8.通过观察下列的声音波形图,_____的音调相同,_____的响度相同(前两空均需选填三个选项)。A与B波形图的_____不同。 9.风吹树叶“沙沙”响,是由于风吹动树叶_____而发出的声音,人们能够分辨出树上小鸟与知了的叫声,是因为它们的叫声_____不同。课上老师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 10.邱老师用发音齿轮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如图所示,他用硬纸片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齿轮,发现硬纸片接触齿数越_____(选填“多”或“少”)的齿轮时,纸片振动得最快,声音听起来越_____(选填“尖细”或“低沉”)。 1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__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若在月球上,做图乙实验,观察到泡沫小球将_____弹起。(选填“能”或“不能”) 12.如表所示是课本中列出的部分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即传播的快慢)。 几种物质中的声速 空气(15℃) 340 海水(25℃) 1531 空气(25℃) 346 钢(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铝(棒) 5000 蒸馏水(25℃) 1497 铁(棒) 5200 (1)请你分析数据找出两点规律:_____、_____; (2)若在有水的足够长的铁管一端敲击一下水管,在铁管另一端可以听到_____次敲击声。 13.如图所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_____m,这种身高测量仪能测长度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 14.为了跳广场舞时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大木板挡住居民楼房一侧的音箱的声音,这是在_____过程中减弱噪声。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