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5551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选修3第一章教案(打包4份)

日期:2025-09-2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745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选修,第一章
    第一节 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 1.简述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进步催生了基因工程。 2.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 过程与方法方面: 1.运用所学的DNA重组技术的知识,模拟制作重组DNA模型 2.运用基因工程的原理,提出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关注基因工程的发展,体会S、T、S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DNA重组技术所需要3种基本工具的作用。 【教学难点】 基因工程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973年转基因微生物———转 出卷网基因大肠杆菌问世;1980年第一个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小鼠诞生;1983年第一例转基因植物———转基因烟草出现,实现了一种生物的某些基因在另一种生物中的表达。 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分别是什么? 理论基础: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使科学家 出卷网发现所有生物的DNA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为来自异种的DNA拼接提供了结构基础;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而且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这使基因在异种生物细胞内表达成为了可能。 既然科学家意识到了上述可能之后,就开始探索转基因的技术手段,此时,几种基因工程的工具的发现,为使这项技术最终成功了。 基因工程的技术保障: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运载体。 (提出问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从什么生物体内发现的?它的作用有什么特点?限制酶切开的DNA末端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总结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特点和作用结果。 (总结归纳) 科学家的基本意向也和同学们一样。单细胞生物 出卷网比多细胞生物更容易受到外源DNA的侵入。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使其必须有处理外源DNA的酶。科学家们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这种酶,叫做限制酶。迄今已从近300种微生物中分离出4000种限制酶。这种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不同的限制酶识别的特定核苷 出卷网酸序列也不同,这样就为我们切割DNA提供了多种特定的“手术刀”。但它们切割DNA后形成的末端有两种可能:一种形成黏性末端,一种形成平末端。 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位置两侧将DNA两条单链分割开,就形成黏性末端,而从识别序列的中心位置切开就产生平末端。 (提出问题)DNA连接酶怎样将两个DNA片段连接?它连接的是什么化学键?它的作用与DNA聚合酶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回答上述问题。 (总结归纳) DNA连接酶能够将具有末端碱基互补的(即具有黏性末端)两个片段连接起来,拼接的位置是由限制酶断开的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将双链的DNA片段连接起 出卷网来,就是说DNA连接酶是同时连接双链的切口,而DNA聚合酶只是在单链上将一个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相同之处都是通过形成磷酸二酯键来连接的。 表1 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比较 DNA聚合酶 DNA连接酶 化学本质 蛋白质 蛋白质 作用部位 磷酸二酯键(单个脱氧核苷酸+片段) 磷酸二酯键(DNA双链片段+DNA双链片段) 模板 需要 不需要 (提出问题)如何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中并稳定存在和表达? 单纯的DNA片段是很难导入受体细胞 出卷网的,有时即使进入受体细胞也不能稳定存在和表达,所以我们将切割下来的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就需要有一个“分子运输车”帮助。不是任何的“分子运输车”都可以用来作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的。其中的理由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才能清楚。下面老师提出四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1.假如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不能复制将怎样? 2.作为载体没有切割位点将怎样? 3.目的基因是否进入受体细胞,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