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61301

21 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课件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82653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读《游山西村》 带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陆放翁。 新课导入 1、了解有关陆游的知识及相关写作背景, 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 意。 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 象,体会诗人的 情感并理解诗中所蕴含的道理。 陆游(1125—1210), 字 务 观,号放翁,南宋爱国 诗人,一生作诗近万首,是 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著有《 剑南诗稿》《 渭 南 文 集》《老学庵笔记》等,代 表作有《示 儿 》《书愤 》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 宋孝宗乾道三年初春,陆游罢官闲居在家,心情相当复杂,苦闷和激 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慷慨心犹壮”的爱国情绪, 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 一 年。”诗人悲愤于山河破碎,报国 无门。 屡受排挤,失去官职。纯朴的民 风,明丽的风景,成为诗人心灵 的慰藉。 写作背景 作 里 。 七 言 律 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 称七律,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 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住期、宋 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七 言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 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 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七言律诗 √ 题目四个字中的核心词是什么 游 山 西 村 在“游”前加一个字,变成双音节,能表达 陆游“游山西村”的心情。 笑:陆游一路笑着游玩的,心情好。 闲:悠闲着感受着田园的风俗美景。 游 解 题 【南宋】 陆游 首联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颔联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又一村。 颈联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尾联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不 要 。 陆 游 小 猪 ,这里指猪肉。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腊月所酿的酒。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在丰收之年备足 鸡肉、猪肉款待客人。 游山西村 怀 疑 。 暗 淡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译文】山峦重叠,溪水曲折,似乎让 人怀疑前无路径,不料柳暗花明之处豁 然开朗,村舍俨然。 【译文】将近社日, 一路上迎神的箫 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衣冠简朴,古 时的风气仍然保存着。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 吹 着 箫 ,打着鼓。 【译文】从今若能容许我清闲无事,乘月漫 游,我会拄着拐杖随时敲开你家的门。 如 果 。 拄 着。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没有固定的时 间 ,即随时。 趁着月明来 闲 游。 全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围绕一个“游”字展开。 诗人游山西村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热情好客的村民、优美的景色和淳朴的风土人情。 从炼字角度赏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莫笑”二字表达了作者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足” 意思 是丰足,不仅写出饭菜的丰盛, 更是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 渲染出了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 人情美 诗歌鉴赏 的 盛 情。 诗人行走于山间,只见重峦叠嶂, 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辨认, 诗人正在迷茫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 柳暗,几家农舍, 一个山村隐现于花木 扶疏之间,顿觉豁然开朗。 风物美 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画面。 从炼字角度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示例一 :“重”“复”二字突出山水的曲折幽深。 √ 示例二:“疑”字写出因景色曲折多变,作者沉醉其 中而迷失;“又”写出作者沉醉其中时,突然发现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