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岭南版《爱鸟护鸟之情》教学设计(第13课) 课题 爱鸟护鸟之情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欣赏各类鸟类图片与视频,使学生感受鸟类的外形美、色彩美与动态美,体会大自然赋予鸟类的独特魅力。艺术表现:借助绘画、手工等多种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创作以爱鸟护鸟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与表现力。创意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制作爱鸟护鸟公益广告与海报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文化理解:深入挖掘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中关于鸟类的传说与象征意义,帮助学生理解鸟类在多元文化中的地位,增强学生对自然与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以 “爱鸟护鸟” 为主题,融合美术与生态教育,通过户外观鸟、拍摄记录、视频剪辑、海报设计等活动,引导学生从观察自然美到创作艺术作品,最终落实到环保行动。教材内容涵盖观鸟准备、拍摄技巧、鸟类知识、宣传设计等环节,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艺术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自然充满好奇,具备基本的观察与动手能力,但对专业摄影技巧、视频剪辑等知识较为陌生。在美术学习中,学生擅长具象表现,但对跨学科主题的深度理解与创意表达能力有待提升。需通过直观演示与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从 “观察美” 向 “创造美”“传播美” 进阶。 教学重点 1.掌握户外观鸟的基本方法与拍摄技巧(对焦、光线运用、长焦镜头使用)。2.能运用美术手段(摄影、剪辑、海报设计)创作爱鸟主题作品。 教学难点 1.如何在不惊扰鸟类的前提下完成高质量拍摄,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2.宣传片与海报中 “爱鸟护鸟” 主题的创意表达与情感传递。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实践指导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情境导入 ——— 走进鸟类的世界 播放 CGTN “共同守护可爱的精灵” 鸟类纪录片片段,展示戴胜鸟、黑头黄鹂等鸟类的自然栖息画面,提问:“视频中的鸟类有哪些独特的形态与行为?你感受到了什么?”讲解“国际爱鸟日”(4 月 1 日)知识,引出 “爱鸟护鸟” 主题。过渡语:“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它们,用艺术的方式记录这份美好。” 观看视频并交流鸟类观察发现,如 “戴胜鸟的羽冠像扇子”“翠鸟捕鱼速度很快” 等,初步感受鸟类的灵动与自然之美。 通过视听情境激发兴趣,激活学生对鸟类的认知经验,为后续活动铺垫情感基础。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环节二:新课讲授 知识探究 ——— 观鸟与拍摄的准备环节 1:观鸟前的 “装备与规则”【活动一】 到户外进行观鸟活动,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展示课件中 “观鸟准备清单”(着装、工具、知识等),重点讲解:着装:为什么要选择深灰、迷彩等暗淡颜色?(避免惊扰鸟类)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工具:双筒望远镜与单筒望远镜的适用场景(林鸟 vs 水鸟),长焦相机的作用(远距离清晰拍摄)。规则:“保持安静”“不进入禁止区域” 等观鸟伦理。环节 2:拍摄技巧解析【活动二】仔细观察,用相机捕捉鸟运动的姿态,做好“观鸟日记”。运用长焦镜头要保持镜头稳定。鸟的知识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多种鸟类的图片,包括外形独特的戴胜鸟、色彩鲜艳的黑头黄鹂等,分别介绍它们的分类、生活习性及栖息环境。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鸟类?它们有什么特别的生活习性吗?”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鸟类知识;请大家通过视频学习按照表格内容将下列鸟儿的分类及习性填写完成。过渡语:“做好了这些充分的准备,相信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户外观察鸟类了。不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