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 时 教 案 第 3 课、课题 画故事 第 2 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总序第 7 个教案。 编写时间 2025 年 3 月 31 日 执行时间 2025 年 4 月 1 日 第 7 周星期 二 第 6 节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多幅画面的形式,绘制出能体现一定故事情节的铅笔创作草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创作过程的探索及实践,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大胆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和热爱生活的积极品质。 二、教学重点: 了解绘画表现故事情节的基本要素,包括人物形象、时间、地点、场景等。 三、教学难点: 准确提炼故事高潮或者矛盾焦点;角色动态设计、场景与人物的合理构图。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绘图纸、铅笔、橡皮、彩铅或马克笔。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相结合。 教学实施过程: 导入 用多幅画表现故事,什么是组画? 1.组画:是由多幅画组成一个系列,以表现一个主题的绘画形式。各个单幅基本上独立成画,故事情节不互相连贯,但相同的题材、主题、画种和构图、表现方式使画面之间形成连贯性和节奏感。使观众能从多角度、多视野感受同一主题内容,以加强主题的感染力。 多幅组画作品欣赏1: 《新上海百多图》(组画)现代 刘大鸿 多媒体展示《新上海百多图》。 组画:由多幅画组成系列,表现一个主题的绘画形式。 特点:每个单幅独立成画;相同的题材和表现方式使画面之间形成连贯性。 (二)新授 用多幅画表现故事 多幅组画作品欣赏2:《铿锵玫瑰》中国女排首获世界冠军(中国画组画)2009 华其敏 该组画采取四联画的形式,每个画面独立成画,但又不失连贯性。画面展现了相同主题与表现技法(中国画与壁画形式),表达了比赛胜利后大家欢欣鼓舞的场面,还有一幅画表现了比赛的情景、拼搏的状态。作品让观众感受到了女排运动员的飒爽英姿、个性解放、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内涵及为国争光的爱国情怀。 用多幅画表现故事,什么是连环画? 2.连环画:以多幅图画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发展过程的绘画形式。因读者主要为少年儿童及画面人物形象小等原因,民间俗称连环画为“小人书”。它通常采取图文结合的形式,根据文学作品、故事,或取材于现实生活,编成简明的文字脚本,再绘制小型画幅创作而成。 多幅连环画作品欣赏1:《山乡巨变》(连环画)1959-1964 贺友直 《山乡巨变》连环画讲述的是1955年湖南省一个僻静的山乡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这三幅图由远及近,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故事的起因。人物环境由船上到岸边,再到山乡小路,人物描绘由群体中的人物勾勒(图1、图2)到单个的主人公刻画(图3),环环相扣,整个故事围绕着年轻干部邓秀梅到清溪乡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而展开。 多幅连环画作品欣赏2:《地球的红飘带》(连环画)现代 沈尧伊 这三幅连续的画面着重刻画“飞夺泸定桥”这一历史画面。 提问:这三幅不同构图的画面都给你什么感受? 构图方式:画面1:正前方(近)画面2:侧前方(中)画面3:正侧方(远)。通过连续三个画面,由近及远多角度的构图,极大的渲染了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英勇惨烈的气氛,突出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思考·练习 问题:谁能用白话文表述一下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狼》的故事吗?你能根据故事情节创作多幅故事画吗?(原文:略) 范画欣赏:《狼》(连环画)现代 刘巨德 答案:这四幅画,以屠夫与狼之间的故事发展作为线索,屠夫和狼的形象、表情及动态变化,以及一以贯之的天空和弯月等视觉元素,使画面之间既具有连续性,又富有节奏感。 (三)学生作品欣赏 多幅故事画欣赏:《两只小鸭的故事》 七、作业设计: 1. 布置作业:用三至六幅系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