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约客 素养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背诵古诗词。(重点) 2.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品味语言,学习写法。(重难点) 3.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重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这是七年级上学期《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一句话,七岁的元方对父亲友人不守约的行为评价,“无信”,即不讲信用。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跟“不守约”有关的古诗,看看《约客》这首诗中,面对友人不守约的行为,诗中人有着怎样的心情? 【作者简介】 赵师秀(1170———1219) 南宋诗人。字紫芝,号灵秀。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 【写作背景】 诗人准备和约好的客人对弈来渡过漫长的梅雨之夜。可是大半夜过去了,客人还没有如约而至,于是诗人写下了这首写景抒情诗。 【自主学习】 认真朗读诗歌及课下注释,疏通诗意。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精读课文时解决。 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 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学习诵读】 播放音频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读准节奏 读出韵脚 感知诗意 【古诗精讲】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赏析诗句。 诗意:梅雨时节,家家户户都被笼罩在烟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到处都是蛙鸣。 诗意:时过午夜,已约好的客人却还没有来,(我)无聊地拿着棋子敲击桌面,震落了灯花。 【分析讨论】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写了哪些景物?景物描写渲染了什么气氛? 季节:从“黄梅时节”可知季节是春末夏初或夏季。 写的景物有:雨、青草、池塘、蛙。 气氛:景物描写渲染了静谧的气氛。 2.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 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到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 3.“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请你进一步发挥想象,描绘主人公当时的动作、神情和心理。 已经深夜时分,约好的客人却没有到来。诗人一只手拖着下颌,两眼呆呆地凝视着火红的灯花,另一只手拿起一枚棋子,百无聊赖的敲击着棋盘,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唉,这漫漫长夜该怎样度过呢? 4.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待客的悠然和因友人未到而产生的淡淡的孤寂。 【分析写法】 1.诵读体会,诗歌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增强情感的表达效果的? 寓情于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了一幅江南夏雨图,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暗示了客人不能如期赴约的客观原因,同时还折射出诗人落寞孤寂与烦躁不安的心境。 细节描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细致地描写了“敲棋子”“落灯花”的细节,形象地表现了深夜待客不至,枯坐敲棋,寂静无聊的情状,含蓄有致地表现了诗人落寞失望的情怀。 对比手法:“家家雨”、“处处蛙”、“闲敲棋子落灯花”。 户外“家家雨”、“处处蛙”的喧闹,户内一灯如豆、枯坐敲棋的寂静无聊,构成鲜明对照,通过这种对照,更深地表现了诗人落寞失望的情怀。 以声衬静:青草池塘处处蛙 “处处蛙”既是写池塘中蛙声阵阵,又是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同时还折射出诗人落寞孤寂与烦躁不安的心境。 《约客》的主旨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情感?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夏夜独自等待客人来访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