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95271

【大赛原创 请勿转载】14《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教学设计+学案+素材

日期:2025-10-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85次 大小:565304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大赛,原创,请勿,转载,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
    14.《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自主突破】 1.给加点字注音 灼(   ) 扒(   ) 趴(   ) 附和(   ) 呻吟( )晕眩(   ) 恍惚(    ) 参差不齐( ) 根据意思写出对应词语 突兀: 恍惚: 参差不齐: 惊慌失措: 《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 ,作者是 。他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还是美国文化学术界声望极高的专业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宇宙间》《可怜的动物》《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等。 【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完成。 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完成文章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我们”去爬悬崖的原因是什么?(起因) “我”在爬悬崖中遇到了什么困难?(经过) 我是怎样脱险的?(结果) 5.“我”遇险时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怎样的?写出相关的词语。 6.“我”爬下悬崖(脱险)时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怎样的?有什么作用? 作用: 7. 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我”抱下来?你如何看待他这样的教育方式? 【拓展延伸】 8. 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示?请把它写出来。(不少于50字)《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课型 公开课 设计者 黄泽维 课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新课标对本课的教学定位是:通过叙事性文本的精细化阅读,实现语言训练、思维深化和生命教育的融合。因此,学习本课除了要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学语文”走向“用语文解决真实问题”,达成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本单元主题主要是从不同方面诠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彰显理想的光辉和人格力量。通过默读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还是比较形象和活跃的,但要通过具象事件理解抽象哲理还是需要一定的训练和成长。我校地处农村,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表达能力也不强,在教学中需要立足学情,贴近生活,通过沉浸体验与阶梯式任务,搭建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知再到实践迁移的路径,实现语言训练与生命教育的融合。 核心素养目标 1.体会文中所蕴涵的生活哲理,培养学生能正确地面对困难和运用恰当的方式挑战困难,提升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核心素养。2.通过默读课文,勾画描写出“我”不同阶段心理活动的词句,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细节的描写。3.把握记叙文六要素,训练学生能准确地复述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梳理故事情节,掌握“我”历险的心路历程。 教学难点 理解“我”的脱险经历带来的人生启示。 教学方法 探究提问法、任务学习法、启示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可结合学科特点自行设置)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教师播放《朗读者》采访王石的视频片断,提问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者视频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观看视频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回答。 观看视频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 环节二 任务一:勇闯文字关:教师出示本节课生字词,强调重点字词的识记与理解。 学生齐读并掌握重点词语。 结合提前下发的导学案完成情况,要求学生根据出示的生字词进行朗读识记,并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课后自行书写复习,提升掌握能力。 环节三 任务二:抢答大比拼:教师出示以下几个问题,要求学生抢答完成。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2、故事发生在哪里?3、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4、“我们”去爬山的原因是什么?5、“我”在爬山中遇到了什么困难?6、我是怎样脱险的? 学生根据事先下发的导学案及预习,快速回答问题。 默读课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