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02149

2025春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一节《 人要自强》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日期:2025-09-21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235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一节,教学,教学设计, 人要自强,第五
  • cover
2025春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一节《 人要自强》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焕发青春活力 第五课 人生当自强 第一节 《人要自强》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认识到自强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动力,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帮助学生理解“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明白个人的自强与国家的繁荣富强息息相关,从而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道德修养:理解自强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明白自强的人能够“克己”“自胜”,主动发掘自身力量,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强不息的道德品质。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退缩,勇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从而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法治观念:知道自强不仅是一种道德品质,也需要在法治的框架内实现。明白自强的人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了解在自强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劳动权益保障等。树立依法自强的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健全人格:懂得自强的人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勇敢面对生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在生活中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决策,培养自主自立的健全人格。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在面对挫折时不气馁,在面对成功时不骄傲,形成乐观向上、勇于挑战的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认识到个人的自强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挑战自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强的内涵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自强如何在个人成长、民族命运和国家未来中发挥关键作用,以及如何将自强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授法、情境创设法、活动体验法、问题引导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古今中外自强者的故事,以生动案例阐释自强内涵与重要性;整理关于民族自强、国家发展中体现自强精神的素材,制作精美的PPT,将文字、图片、视频等融合,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学生准备:回顾过往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自己的应对方式,思考是否体现自强;预习教材内容,标注出不理解的地方。收集身边自强者的事迹,如家人、邻居或同学克服困难努力奋进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播放视频:播放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他跑出了9.83秒的成绩,以小组第一的身份晋级决赛,挑战自我,突破亚洲人极限的精彩片段。提问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苏炳添在赛场上的拼搏,他不断挑战身体极限,在强手如云的田径领域为亚洲人争得荣誉。大家想想,是什么支撑着他在面对巨大压力和强大对手时,依然能勇往直前、不断突破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自由发言,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人要自强。 (二)新课讲授(25分钟) 目标导学一:自强的内涵 ①展示咸宁“最美自强人”王少华的事迹:王少华一出生就只有4根手指,没有双腿,被父母遗弃后被收养。但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学会生活自理,还拜师学习木雕手艺。尽管学习过程困难重重,木刻刀都拿不稳,手掌经常划伤流血,但他咬牙坚持,最终掌握雕刻技巧,开办了自己的店铺,成为小有名气的雕刻师,还荣获多项荣誉 ,店里还安排多人就业。 ②提问:“从王少华的经历中,你们能感受到自强是一种怎样的精神状态?” ③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结合材料和自身理解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