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前准备 1:提前3分钟进班坐好。 2:必修二数学课本、积累纠错本、演草纸、黑红水笔等工具准备齐全。 3:桌上不能有其他杂物。 4:做好上课准备。 9.2.3 总体集中趋势的估计 第九章 统计 课 型:新授课 日 期:6.1 导(5min) 学习目标 XUEXIMUBIAO 1.能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总体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2.能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并结合实际对问题作出合理判断 【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总体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难点:理解数据分布形态对集中趋势的影响 复习回顾 导(5min) 列频率分布表的步骤 1. 求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2. 确定组距、组数: 组距一般取等长且力求取整; 3. 将数据分组 4. 列频率分布表 5. 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宽度:组距 高度: 频率 组距 总体取值规律的估计——— 小长方形的面积= 组距× = 频率 频率 组距 各小长方形的面积和=频率之和=1 复习回顾 导(5min) 求第p百分位数的步骤 总体百分位数的估计——— 1. 按从小到大排列原始的n个数据 . 2. 计算i=n×p% . 3. 若i不是整数,而大于i的比邻整数为j,则第p百分位数为第j项数据; 若i是整数,则第p百分位数是第i项与第(i+1)项数据的平均数. 25% 第一四分位数 或下四分位数 50% 75% 中位数 第三四分位数 或上四分位数 特别的: 1、认真阅读课本205-209页并思考以下问题。将问题的答案写在积累本上(前8min) 2、完成导学提纲上深入学习部分。(后5min) 要求: 1. 阅读课本快速、全面,圈画并标星重要知识点; 2. 不交流,不提问,眼不斜视,手不离笔; 思(13min) 问题1.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定义? 问题2.如何用直方图估算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问题3.右偏分布时,为什么平均数会大于中位数? 问题4.某公司公布员工年薪12万,但大多数员工反应被“平均”可能是什么原因?此时哪个指标更准确? 各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并记录解决不了的问题和疑惑! 要求:人人发言,不讨论与课堂无关的话题,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商量后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议(5min) 问题1.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定义? 问题2.如何用直方图估算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问题3.右偏分布时,为什么平均数会大于中位数? 问题4.某公司公布员工年薪12万,但大多数员工反应被“平均”可能是什么原因?此时哪个指标更准确? 为了了解总体的情况,前面我们研究了如何通过样本的分布规律估计总体的分布规律.但有时候,我们可能不太关心总体的分布规律,而更关注总体取值在某一方面的特征. 例如,对于某县今年小麦的收成情况,我们可能会更关注该县今年小麦的总产量或平均每公顷的产量,而不是产量的分布;对于一个国家国民的身高情况,我们可能会更关注身高的平均数或中位数,而不是身高的分布;等等. 新知导入 探究一: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展(8min) 在初中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都是 刻画“中心位置”的量,它们从不同角度刻画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还记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是什么吗?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中位数: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依次排序后, 当数据个数是奇数时,处在最中间的数是中位数; 当数据个数是偶数时,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中位数. 平均数:反映所有数据的平均水平的数据 探究一: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展(8min) 例1:利用100户居民用户的月均用水量的调查数据,计算样本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并据此估计全市居民用户月均用水量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9.0 13.6 14.9 5.9 4.0 7.1 6.4 5.4 19.4 2.0 2.2 8.6 13.8 5.4 10.2 4.9 6.8 14.0 2.0 10.5 2.1 5.7 5.1 16.8 6.0 11.1 1.3 11.2 7.7 4.9 2.3 10.0 16.7 12.0 1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