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向家国情怀的问题连设计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部编教材《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是该教材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的第一课,教学内容有“历史上的疫病”、“中医药的成就”、“西医在中国的传播”三目,第一目为历史环境,疫病的肆虐改变历史的进程,激发人们的抗争;第二目是重心,中国古人在抗争中积累经验,构建中医理论;第三目是发展,西医传入中国后改善了中国的医疗卫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对这一课的教学要求是:知道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影响;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 据此笔者认为本课教学重心应该放在疫病的流行与中医药成就。从学术研究看:对古代疫病的流行,学界近年来对作为“外史”的疾病医疗史在历史研究中的热度持续升高,普遍认为疫病对政府治理、战争、经济、社会、医疗、思想等各方面起了重要影响。关于中西医学方面,学界普遍认为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要为世界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下中医学要结合现代科技,中西医结合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总的来说,疫病的流行让人类饱受痛苦,不仅带来人口死亡与社会混乱,而且给人类政治、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但客观上促进了医学与公共卫生的进步。而人类面对疫病并不是束手无策,古今中外人们在抵抗疫病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创造了巨大的医学成就。中国古代的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明清时期,西医传入中国对中医产生了冲击,并使中医走上中西结合的现代化道路。基于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古代疫病的流行及其影响和中医药的重要成就。从教学资源角度看,围绕“疫病流行及影响”与“中医药的成就”,有大量可供研讨的史料。从学情分析看,学生学习本课的疑点主要围绕在疫情流行会有哪些影响?中医药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等。 基于以上综合分析,笔者确定了本课的课魂:人类需在与疫病共存、较量中协作前行。与此相对应,设计了由三个主问题构成的问题链:历史上流行过哪些疫病及其影响?历史上的中西医如何抗击疫病?如何看待历史上的中西医之辩?依据课魂及问题链,将教材整合成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打开:潘多拉的魔盒———史上疫病及影响,主要按时空讲授疫病的流行相关史实以及结合黑死病理解疫病影响;第二部分:走近:与魔鬼的生死较量———史上中西医的抗击,主要以中医抗疫的事迹,讲授中医药的成就,理解中医药取得成就的原因;第三部分:思辨:抗击魔鬼的殊途同归———史上中西医之辩,探讨中医遇到的困境与现代中医应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坚持中西结合,以此点明本课主旨:人类需在与疫病共存、较量中协作前行。 二、教学目标 基于疫病流行的恐怖与人类奋力的抗争,借助问题链的引导,通过对各种史料的进行叙述与解释,设计学生活动,知道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影响;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认识到疫病不可能彻底遏制,人类需在与疫病共存、较量中协作前行。在关注五大学科素养涵养的同时,聚焦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疫病的流行及影响 2、中医药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1、疫病流行的影响 2、中西医之争 四、教学过程 【导入】 材料:学生在家上网课、做核酸、带着口罩上课、绿码 四张图片 问题1: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教师总结:最近这一波疫情应该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大家根据图片和亲身经历,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得出 问题2:什么是疫病(与普通疾病区别)?大家可以关注书本上对于疫病的准确定义。 问题3:人类历史上还经历过哪些疫病? 教师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历史上的疫情以及其产生的影响,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