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乙】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①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紘②九野之水,天汉③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④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 (节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大壑:指大海。②八紘(hòng):八极,泛指极端辽远的地方。③天汉:天河,即银河。④玕(gān):美石、似珠玉。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若无兴德之言((出师表))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C.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 五十而知天命(《<论语>十二章》) D.山之中相去七万里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2.把选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2)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 3.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珠 玕 之 树 皆 丛 生 华 实 皆 有 滋 味 食 之 皆 不 老 不 死 4.围绕甲乙两文中夸张手法的运用,补全下表。 选文 例句摘录 作用简析 【甲】 (1) 极言大鹏击水面积之大,飞起之高,突出大鹏起飞的磅礴气势 【乙】 其顶平处九千里 (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 庄子行于山中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①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②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③,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④,尊则议⑤,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 (选自《庄子·外篇·山木》) 【注】①舍:住。②竖子:年轻的奴仆。③訾(zǐ):诋毁,指责。④廉则挫:棱角锐利就会受到挫折。⑤尊则议:尊显就会受到倾覆。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行于山中 B.去以六月息者也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C.其视下也其真无马邪(《马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